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如何当好高质量发展“体检师”?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如何当好高质量发展“体检师”?

来源:光明网2025-02-13 17:36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顺利实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初步核算,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中国经济的亮眼答卷离不开各方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审计机关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揭示风险隐患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新征程上,审计机关要聚焦主责主业,继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既是经济运行的“探头”,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守护者”。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如同一位“体检师”,通过精准、细致的“体检”,审计工作可以诊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状况”,揭示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在新时代背景下,审计的守护者角色更加凸显。它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更要关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新征程上,既要加大对重大项目、重大战略和重大举措落实落地情况的监督力度,推动各地方、部门和单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又要密切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金融、房地产、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增强前瞻性、提升敏锐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与此同时,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审计可以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为相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前瞻性的建议和意见;还可以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评估,为政策调整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创新理念与方法,提升效能与智慧。面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必须不断创新审计理念和方法,提升审计效能和智能化水平。一是树立大数据审计、智慧审计等现代审计理念。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审计监督合力。二是探索和实践新的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例如,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经济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审计监督;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等技术手段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些新的审计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应用将极大地提升审计工作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水平。

  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工作的广度与深度。在聚焦主责主业的同时,要不断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在广度上,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各方面,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无死角。在深度上,要深入挖掘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和风险。不仅要关注表面现象,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潜在的风险隐患和制度漏洞。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可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规律性和趋势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预警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审计监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做到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可靠。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审计队伍。首先,要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要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帮助审计人员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技能水平,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业务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审计人员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意识。要安排审计人员参与重大审计项目、承担重要审计任务,通过实战锻炼提升其应对复杂问题和挑战的能力,要鼓励审计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炼方法。再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责任感。要完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激发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确保其依法依规履行职责。

  作为经济监督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提高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只有自身过硬,才能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不断提高审计监督质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作者贺高祥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重庆文理学院经济教授)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