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春耕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春耕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

来源:人民日报2025-02-13 09:25

  各地有序推进春季农业生产

  春耕备耕忙 不负好时光

  核心阅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确保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各地抢抓农时,早安排、早谋划、早落实,全力以赴做好春耕备耕工作。翻耕稻田、采购农资、运秧插秧……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耕画卷徐徐铺展,为夏季和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基础。

 

  江西高安——

  农机保障作业忙

  “嘟嘟嘟……”江西省高安市瑞州街道文昌村,在昌盛农业机械合作社承包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机手们驾驶着旋耕机马力全开。旋耕机来回穿梭,溅起点点泥土,稻田里“土浪”翻滚跃动,犹如在大地上画出一条条线谱。经过翻耕作业,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土地舒展“筋骨”,沐浴春日暖阳。

  “小王,那边角落里的田还没翻呢,你抓紧过去翻一下。”农机老手高百团在田埂上忙着指挥农机手,不时停下脚步查看作业进度,“正常情况下,一台旋耕机一天可以翻耕70亩左右的稻田。目前合作社承包的3500亩稻田,已有一半完成翻耕。”

  “翻耕有利于增加稻田土壤孔隙度,改善通透性,提高保水保肥能力,同时将农作物秸秆等埋入地下,促进其发酵腐熟,进一步提升肥力。”谈到春耕翻田,高安市昌盛农业机械合作社负责人高兴颇有一番心得。

  为了早稻有个好收成,文昌村及周边乡镇的农户们也把稻田翻耕早早提上了日程,纷纷来到昌盛农业机械合作社提前预订翻耕作业服务。“今年承包了1000多亩稻田,不早点来预订,怕是要耽误春耕的好时节哟。”文昌村种粮大户胡星华说。

  开春后,昌盛农业机械合作社已经收到1.5万多亩稻田翻耕订单,眼下合作社内也是一派忙碌景象。40余台旋耕机、插秧机、拌种机等农机正在接受检修维护,新采购的农资陆续到货,库房里满满当当。

  据介绍,今年高安市已准备1500余台大中型翻耕设备、150余架农用无人机、400多台插秧机,同时农机市场货源充足;全市67.32万亩早稻的春耕翻田、春季田管等工作正有序开展。

  河南太康——

  农资采购热情高

  上午10时,阳光和煦。50岁的陈社会驱车来到镇上的农资店,准备采购今年春耕所需的农资产品。

  陈社会是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常营镇牛城岗村金英家庭农场负责人。“春耕即将开始,我得到农资店先好好看看,选一些好的种子、化肥,订好后让他们直接送到家。”一路上,陈社会盘算着自己的需求。

  不一会儿,陈社会走进东来农资经销店,店里采购农资的农民络绎不绝。货架上、仓库里摆满了各类种子、化肥、农药,农资产品一应俱全。“这种辣椒种子多少钱一盒?”“什么时间给小麦追施返青肥最好?”农户们一边挑选一边询问。销售人员忙里忙外介绍产品,尽力满足农户的各种需求。

  “今年我们农场种了800亩小麦,这次要购买20吨小麦返青肥。”陈社会边挑化肥边说,“这些年,农场对农资准备格外重视。早准备,早下手,争取一个丰收年。”

  东来农资经销店也提前做足了功夫。“年前我们店就购进了500吨小麦返青肥、200多吨辣椒等专用肥,以及一定数量的农药、种子。农民种地收益高,我们的生意也更加红火!”看着店内热闹的采购场景,东来农资经销店负责人和东来喜笑颜开。

  扫码、付钱……经过一番比对,陈社会最后从东来农资经销店订购了20吨化肥。“在这里购买肥料很实惠,每袋肥料便宜了4元左右,算下来节省了1200多元。加上农资店免费送货上门,真是省钱又省心。”陈社会乐呵呵地说,过几天,等天气转暖,就可以给冬小麦进行返青施肥了,“去年我们农场的小麦亩产量达到了1400斤,今年只要科学管理到位,小麦产量超过去年不成问题。”

  不只是乡镇农资经销店,为确保全县农资供应充足,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太康县农业农村局和该县供销系统今年也早谋划、早行动。据统计,全县肥料总需求1.7万吨,市场存有量超过2.1万吨,种子方面也供应充足。“我们还组织县乡农技人员入村到户,对各乡镇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技术指导,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太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郝永华介绍。

  海南五指山——

  农旅融合“种风光”

  琼岛春来早。从1月下旬开始,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阳镇牙胡村,村民们蓄水犁田、运秧插秧,一个个繁忙的身影点缀在层层梯田间。如今,大部分农田已完成插秧。

  “我们的水稻每年种两季,这一季大概5月底或6月初就能收获。”望着梯田,村民王海冰满是期待。

  为了今年的春耕,村里没少下功夫。牙胡梯田核心区农田面积1410亩,要抢抓农时务春耕,调动村民积极性是关键。村里成立了五指山旱稻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投入22万元购买生产设备,为村民免费发放种苗,统一收购粮食、对外销售,既保粮增收,又打造品牌。此外,村里还持续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建设高压电缆项目、维修坝头、安装引水管,累计维护维修灌溉水沟3万多米,进一步保障春耕春管。

  合作社出力保障农资农技,干部积极推动农旅融合。山丘上,“牙胡梯田”4个大字的标识牌格外显眼,站上可俯瞰梯田全貌的观景台,更能畅享梯田美景。“有事和村民们商量着办,让大家知道耕作不仅能保口粮,还能‘种风光’。”牙胡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会明说。

  “种风光”,离不开当地的特色和底蕴。毛阳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王志苗介绍,牙胡梯田历史悠久,梯田精耕细作的模式体现了黎族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通过开展梯田观光、游戏体验,以及丰收时节的开镰节等活动,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领略传统稻作文化。

  自2023年4月投入运营以来,牙胡梯田旅游景区游客量达8万人次,实现旅游各项收入近500万元。除了粮食销售,村民们还能以种植水稻田亩数计提股份,参与项目分红,或者开办农家乐及小摊位增加收入。春耕种下的好风光,正助力牙胡村的产业不断振兴。

  “村里会护好梯田、提升服务,让更多村民既安心当庄稼‘好把式’,又用心做景区主人翁。”王会明说。(本报记者 杨颜菲 毕京津 董泽扬)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冬会丨中国健儿交出满意“答卷”

  • 亚冬会|冰月同辉,亚冬同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基于AI大模型及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基于PC端和手机端应用的科特派数字人“小科”,为用户提供随时在线、多终端访问、7×24小时全天候资源对接,全方位服务于北京城市科技创新与管理。
2025-02-13 09:36
新时代以来,我国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力推动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5-02-13 03:40
新年伊始,DeepSeek成为“热词”,其在各领域的应用也引发思考和讨论。在科研领域,人工智能驱动科学研究的新科研范式随之到来,对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提出了更急迫的要求。
2025-02-13 03:50
从个性化的珠宝饰品到复杂的航空零部件,3D打印展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应用潜力。然而,科技的探索永无止境,一种比3D打印更具突破性的技术——4D打印,正悄然兴起。
2025-02-13 03:50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更是经济财富、社会财富。
2025-02-13 03:40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与安全研究网络主办,上海期智研究院、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承办
2025-02-12 19:16
2025年,空天院合成孔径雷达科研团队将继续研制8颗“女娲星座”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届时“女娲星座”20颗在轨雷达卫星将实现全球组网运行,对地观测能力将大幅提升。
2025-02-12 10:07
这并不是一辆普通的复古电车,而是一部使用了16K全息数字技术、AI技术与四轴动感震动系统的数字电车。
2025-02-12 10:06
科学家们发现,水波涉及复杂的流体力学效应,能够构造丰富的拓扑矢量场用于粒子的操控。
2025-02-12 09:59
通过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经济圈,让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得以兼顾,天目山保护区的实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25-02-12 09:57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12 09:53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