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02-05 10:07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乙巳春节假期回眸

  历添新岁,春满山河。

  乙巳春节,神州大地人潮如织,消费市场人气旺盛。假日中国,在流动和忙碌中尽显生机与活力。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年”的味道愈发醇厚,“节”的内涵不断延伸,山川湖海、全球共庆。人们在团圆欢庆中赓续文脉,在憧憬祝福中开启新篇。

  流动中国活力四射

  大年初一,来自珠海、江门、香港、澳门的多支醒狮队聚首珠海金湾区。

  “港珠澳大桥建成后,我们来往内地更方便了。”香港游客叶欣欣说,“在珠海看到舞龙舞狮表演很开心,很有过年的味道。”

  随着“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等便利通关政策推进,港珠澳大桥凭借“一桥连三地”的交通优势,成为春节期间内地及港澳居民跨境出行的热门通道之一。一家旅行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推出与非遗相关的文化游等特色活动,吸引大量香港游客参团,出团量比去年春节增长了50%。

  今年,除夕首次被列为假日,8天春节长假掀起出行热潮。2025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春节期间(1月28日至2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3亿人次。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2025年1月29日,人们在江苏省南京市夫子庙花灯市场挑选花灯。新华社发 苏阳 摄

  在南京秦淮河两岸,流连于如梦似幻、流光溢彩的花灯会;在广州白鹅潭珠江河畔,看一场融入“无人机+灯光秀”的烟花汇演;在敦煌沙洲夜市,体验制作莫高窟“同款”壁画;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感受冰雪那达慕的精彩……这个春节假期,各地游客行走在大美中国,感受年味浓浓、文韵悠悠。

  随着中国春节申遗成功,非遗旅游体验项目热度持续攀升。美团旅行数据显示,今年1月以来,春节旅游“非遗”搜索量同比增长174%,“非遗手工”搜索量同比增长321%;在抖音生活服务平台,非遗游、古城游等人气火爆,民俗游园会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462%。

  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以及“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带动下,不少外国游客乘兴而来,深度体验“China Travel”的魅力。相关部门表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预计达185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9.5%;携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203%。

  旅游通达、出行顺畅,离不开贴心的服务保障。济南机场飞行区内,工作人员实时关注跑道状况,出动吹雪车,喷洒除冰液,确保机场处于适航状态;呼和浩特、包头等火车站增派人员帮扶老弱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江苏多地临时开放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疏堵保畅提升出行效率……

  春节期间,货物通行同样运转有序。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1月27日至2月2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6502万吨;邮政快递累计揽收量约5.77亿件,累计投递量约7.12亿件。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假日中国在流动中彰显澎湃活力。

  消费市场“新潮”涌动

  盛世牡丹造型的烤鸭、热辣滚烫的火燎鸭心、香脆可口的枣泥小鸭酥……大年初三,在北京全聚德和平门店,一桌桌色香味俱佳的烤鸭宴将年味儿“拉满”。

  “春节假期全家人来北京玩,特意选择了老字号的新年餐,感受地道的中华美味。”来自湖北的陈先生说。

  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春节假期前4天,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4%。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年夜饭线上预订量同比增长超300%,1月以来,以“非遗”为主题的团购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2倍。

  电影市场也在假期迎来“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14时30分,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元,创下新的历史纪录。

  “大年初二和朋友一起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视觉画面非常震撼,这几年国产动画真的在崛起。”“95后”女生吴一非说。

  春节期间,多地打造消费新场景、解锁消费新玩法,为假日市场增添活力与暖意。

  舞台上,精彩表演接连不断;舞台下,游客们在玫红与金色交织的“烟花林”下拍照打卡,沉浸在喜庆的氛围中……春节假期期间,成都IFS的“新”花怒放主题数字祈福交互装置全国首展现场热闹非凡,吸引年轻人竞相打卡。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2月3日,观众在成都博物馆参观。春节假期,人们走出家门休闲游玩,享受假日时光。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在合肥合柴1972文创园,工业遗址与文化创意碰撞出非遗表演等消费新业态,带给游客别样的年味体验;银泰百货联名热门IP,以国潮年味为主题,推出新春庙会、市集等特色活动;走进文和友山西首店“钟楼街1990”,“老太原”经典生活场景被浓缩在600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历史记忆与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

  线下商圈人潮涌动,线上市场热力不减。在京东平台,非遗相关商品春节期间销售火爆,苏绣、杨柳青木版年画等商品在多地销量同比增长超200%;得物App上,滑板、露营、飞盘等户外运动商品销量走高,滑雪装备销量同比增长超80%。

  “春节假期是展望全年经济的一个窗口。各地在春节期间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不断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巩固消费回暖势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丽芬说,假日市场活跃繁荣,为提振全年经济增添了信心,开了个好头。

  四海同春共享美好

  到钟鼓楼,聆听108声浑厚悠远的钟声;去景山公园,观看舞龙舞狮、剪纸糖画;在前门大栅栏,品尝地道小吃;到天坛公园,体验中和韶乐之美……在北京,众多市民和游客选择到中轴线上过大年,感受古都新韵。

  在京工作的姜先生今年把父母从四川老家接了过来,一家老小沿着北京中轴线逛庙会、观古建、赏非遗。“和家人感受胡同街巷文化,过个团圆、有文化底蕴的新年,别是一番体验。”

节庆显活力 四海年味长

  2月3日,市民逛地坛春节文化庙会。当日是立春,大批市民游客来到北京地坛公园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春节文化庙会,感受春天气息。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中华文化在年俗活动中传承赓续,古老文脉在烟火升腾间沉淀绵延。

  上海豫园灯会将古籍中的传统文化与灯会年俗相结合;在安徽马鞍山,跳马灯、莲湘舞等民俗表演走进城区,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四川宜宾,当地居民舞起草龙,祈福一年风调雨顺;山西平遥借助“非遗+科技”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城气息……

  “不断增加优质文旅产品供给,让非遗国潮、春节年俗在新应用场景中火起来,也为新型消费蓬勃发展带来新动能。”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说。

  从“中国年”到“世界年”,春节成为“天涯共此时”的欢庆。

  俄罗斯圣彼得堡冬宫桥、美国纽约帝国大厦等多国地标性建筑纷纷亮起“中国红”;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金色舞龙翻腾跃动,民众挤满街道,争相触碰“龙尾”;联合国邮政管理局发行蛇年生肖个性化邮票版张……四海同春,五洲同乐,各国人民共享中国年味。

  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春节的色彩、声音和情感超越了语言和地域的界限,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说。

  立春刚过,阡陌有春意。人们满怀希望,开启新一年的奋斗足迹。

  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重庆果园港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在这里货物可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贵州花江峡谷,刚合龙不久的在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项目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哈尔滨冰球馆内,制冷、浇冰工作紧张忙碌,工作人员为即将开幕的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精心护航……

  乙巳新岁启,神州万象新。新的一年,人们正以蛇行千里的劲头,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奋力书写更美好的明天。(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王雨萧 叶昊鸣 周圆)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旦塔拉 美如童话

  • “良渚之光”中美交响乐团专场音乐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