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支撑发展有力 扎实促进衔接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支撑发展有力 扎实促进衔接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5-01-21 09:40

支撑发展有力 扎实促进衔接

聚焦“三农”工作“成绩单”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古一平)粮食产量比2023年增加221.8亿斤、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规模超过33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23年实际增长6.3%……在20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具体来看,2024年我国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极端洪涝、超强台风等自然灾害影响,再获丰收。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达到1.413万亿斤,中国饭碗里装了更多中国粮。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乡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预计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119元。农村改革重点任务稳步推进,在安徽、湖南、广西三省区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在其他省份的县、乡镇有序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地区绝大多数农户的承包地总体顺延等。

  此外,2024年我国还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5%左右,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行政村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乡村道路、供水、通邮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目前这项工作进展如何?

  张兴旺说,过渡期以来,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主要有四方面的成效:底线更牢了,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产业更强了,832个脱贫县均培育形成了2到3个主导产业,总产值超过1.7万亿元,近四分之三的脱贫人口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就业稳住了,截至2024年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人数达3305万人,已连续4年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收入增加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

  张兴旺表示,2025年,农业农村部将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研究谋划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政策举措,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一是优化监测帮扶提效率。加快建设覆盖农村人口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大数据信息系统,更多依靠农户自主申报、部门筛查预警和基层干部日常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监测识别,因人因户开展精准帮扶。

  二是强化产业就业帮扶提质量。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帮扶产业成为持续带动增收的富民产业。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提高就业培训质量,确保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

  三是深化重点区域帮扶促发展。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等重点区域,深化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让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在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不掉队、赶上来。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

  • 佳节将至年味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2025-01-21 15:35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2025-01-21 15:32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2025-01-21 15:31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25-01-21 15:29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2025-01-21 15:25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2025-01-20 10:07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可以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2025-01-20 10:02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2025-01-20 10:01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01-20 09:59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2025-01-20 09:54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2025-01-17 12:26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2025-01-17 04:30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2025-01-17 10:02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2025-01-17 10:00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有优异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2025-01-17 04:30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2025-01-17 04:30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