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新春佳节即将拉开帷幕,五花八门的预制菜又一次站在了市场聚光灯下。谈及预制菜,常常会面临“有人欢喜有人忧”的境地,预制菜产业如今发展到何种程度,对于预制菜的规范与标准是怎样的,本文将通过预制菜的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做以综合分析。
预制菜产业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映射出现代生活的快节奏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正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迅速扩大,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大关。这一迅猛发展的态势,无疑展现了预制菜产业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和活力。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超6.8万家。其中,2024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近1.1万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2020年以前,预制菜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在2021和2022两年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而自2023年起预制菜相关注册企业数量开始回升,至2024年已呈现出数量顶峰态势,环比增长达135%。
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河南省、江苏省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为8900余家、7300余家和5900余家。排在其后的是安徽省和河北省。
现状剖析:食品安全与标准化问题仍待解决
在食品安全方面,部分预制菜由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缺乏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可能导致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针对预制菜的食品安全投诉和举报呈现出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食品添加剂超范围使用、菌落总数超标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对预制菜产业的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标准化方面,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市场上预制菜产品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不同企业在生产工艺、原料使用、口感风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消费者在选择时难以分辨优劣。
为此,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在积极推进预制菜标准体系的完善工作。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专门提出对预制菜产业的食品添加问题实行严格的监管要求。要求预制菜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切实保障预制菜产品食品安全。
未来展望:产业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将是主旋律
展望未来,预制菜产业将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升级,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技术创新方面,随着生物技术、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预制菜的生产加工将变得更加高效、智能化。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在预制菜方面的相关专利申请共1225件,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占比最高,分别占比52%和42%。这也充分体现了预制菜便捷、快速并且拥有技术基因的特点。
企业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预制菜产品的原料、营养、口感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品牌建设方面,预制菜企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管理,打造具有独特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形象。市场拓展方面,预制菜企业需要深入挖掘市场潜力,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
天眼查研究院认为,新春佳节带来的预制菜消费热潮,既是对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力见证,也是对未来广阔市场前景的生动展现。尽管目前预制菜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的加大、产业标准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的持续加强,预制菜产业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