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感受民营企业奋发向上的韧性和生机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感受民营企业奋发向上的韧性和生机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5-01-15 09:53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新年伊始,新华社记者在多地采访调研中了解到,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各地各部门打出助企帮扶“组合拳”,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向“新”而行、向“高”攀登,加速海外布局,彰显了韧性与生机。

  向“新”而行,开辟新赛道

  记者见到民营企业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贺天星时,他正拉着行李准备出差。

  开年以来,低空经济热潮延续,相关会议密集召开,各地也在加速布局应用场景落地。作为业内领先企业的管理者,贺天星忙着到各地参加会议、洽谈业务,了解行业动态,寻找市场机会。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策托举,赛道升温。亿航智能自主研发制造的多款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推至“聚光灯”下,目前已累计在全球获得超过千架的订单及预订。

  “载人交通、物流运输和应急救援是未来低空经济的核心发展方向,而我们公司也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优势和专长。”贺天星对记者表示,随着低空经济“加速起飞”,公司正迈向规模化市场拓展和商业运营的新阶段。

  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量子通信、人形机器人……放眼全国,民营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一批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

  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基地数字车间内,全新的国产异质结电池智能产线高效运转,不仅产能稳步爬坡,新设备良品率也达到了99%。

  关键设备被国外厂家垄断、设备成本居高不下,一度是新型光伏技术异质结产业化道路上的“拦路虎”。

  为破解各种技术难题,华晟新能源把自己变成一个实验室,与理想万里晖等合作伙伴携手攻关,加快推动异质结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国产化进程。2025年,这家企业的异质结出货量有望实现同比翻番。

  “坚持‘置顶’创新、打破行业‘内卷’,才能促进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华晟董事长徐晓华说,下一步企业将持续引领上下游融合创新,在新能源赛道上加速奔跑。

  全国工商联近日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24)》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研发投入前1000家企业研发费用达1.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民营企业占95%。

  水深则鱼悦。民企的创新活力,根植于发展的沃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发力——

  1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首次对涉企行政检查作出系统全面规范,直面突出问题,回应企业诉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1月12日召开的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明确,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落细落实,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民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活力细胞。一些受访民营企业家表示,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营造公平环境,汇聚优质资源,助力民营企业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施展拳脚。

  向“高”攀登,塑造新优势

  宁波江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宁波金山双鹿电池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内,每天都会“上演”一场场电池生产的“高效之旅”——

  “黑灯工厂”中,一节节碱性干电池制成下线,整个过程见不到工人的身影;数字化仓库里,带有5G网关的叉车和堆垛机来回运转;在5G、AI技术加持下,4K高清工业相机“大显神通”,检测电池又快又准;企业自建的大数据平台,可自动生成订单、排单等数据,为生产提供更科学的数据支撑。

  聚焦“一节电池”做文章,老牌民营企业双鹿电池以新基地建设为契机,对生产流程、生产环节进行了全方位的迭代与更新,实现了“智造”的蝶变升级。

  “项目实施后,单体电池的生产成本下降21%,单条生产线的单班生产效率提高25%,最大年产能可达50亿节。”金山双鹿智能制造车间主任李修停说,未来企业将继续依托智能工厂生产基地,加码新技术,探索新场景。

  促进产业发展强筋壮骨,既要育新枝栽新苗,也要让老树发新芽。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大批民营企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不断做强品质、提升价值链。

  新年伊始,走进安徽华菱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副总工程师陈龙正带领研发团队瞄准商业航天、磁悬浮列车等高端装备,加快相关特种电缆关键技术攻关。

  这家民企所在的安徽省无为市,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电缆产业,可一度因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传统电缆产业快速下滑。

  当地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电缆产业集群瞄准高端特种电缆和行业应用痛点发力,通过发展“天上飞”“海里游”等特种电缆再度崛起。

  “传统产业必须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形成竞争新优势。”陈龙颇有感触地说,当前企业核心产品订单稳步增加,释放了市场回暖的信号,2025年还将在高端电缆上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动产品创新迭代。

  传统产业转型,既要“硬件”升级,也要“软件”更新——以现代企业制度稳根基、谋长远。

  2025年第一周,记者在道道全粮油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正逢菜籽油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每吨菜籽油价格下跌了近500元。

  “如果没有通过期货提前套期保值,按照我们重庆工厂每天的生产量计算,这几天的价格波动就意味着上百万元的损失。”道道全重庆工厂负责人刘廷丽说,在完善采购销售、财务管理、内部风控等基础上,企业通过使用期货工具,促进了稳健运营。

  记者了解到,当前,一些地方多措并举,助力民营企业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内部管理创新和流程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加速出海,拓展新空间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进行着空翻、跳跃等动作,TCL的机器人眨着大眼睛与参展观众交流互动……日前举行的2025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中国民营企业以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中国智造”的科技含量,成为展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AI的真正价值在于应用。TCL聚焦关键方向构建AI核心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需求。”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中国企业要通过“创新破万卷”,推动技术突破,实现超越和领先。

  近年来,民营企业正逐步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外贸“主力军”民营企业进出口24.33万亿元,同比增长8.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比重继续提升至55.5%;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民营企业扮演的角色同样不可或缺。

  在哈萨克斯坦阿克莫拉州,一排排白色的风力发电机迎风矗立。随着叶片转动,它们每年可产出超过2亿度绿电,点亮当地千家万户。

  这个风电项目是由中资企业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近年来,这家民营企业在推动电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的同时,加速海外布局。截至目前,企业海外业务遍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累计开发建设光伏、风电项目超47吉瓦。

  当前,贸易全球化遭遇逆流,机遇与挑战并存。

  阳光新能源商务总监刘宾表示,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共享发展机遇,2025年企业将着力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一起“走出去”,推动在意大利、波兰、新西兰等国家的项目落地。“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从单打独斗到供应链整体联动……中国民营企业苦练内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拥抱国际市场。

  作为拥有丰富出海经验的国际化企业,杭州海兴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布局了13个生产基地,业务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海兴电力高级副总裁、国际营销中心总经理范建卿介绍企业的对策:坚持“一国一策”的市场竞争策略,稳步推进在欧洲、南美洲、非洲新的本地化部署落地;推广数字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至更多国家和地区,并持续向数字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对于2025年的业绩增长,我们保持乐观态度。”

  攻坚克难、锐意进取,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破浪前行的姿态,也是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王希 刘开雄 汪子旭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