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刘晗旭)资本市场既是信心的“风向标”,也是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表示,近年来,我国外汇市场自主调节能力增强,货物贸易顺差和来华投资资金流入,转换为境内企业、银行等对外投资,在国际收支上体现为经常账户顺差与非储备性质金融账户逆差的平衡,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
“展望2025年,外部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但我国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经济基本面稳固有助于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贾宁表示,我国外贸外资韧性强,外汇市场稳健性高,国际收支有基础、有条件保持基本平衡。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外贸韧性增强有助于经常账户保持合理顺差。据悉,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达30%,在全球化生产供给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同时,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贸易伙伴多元化稳步推进,出口竞争力提升,对单一市场依赖度降低。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在全球占比为14.5%,近年来稳定在较高水平。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巩固提升外汇市场韧性,跨境双向投资有望保持平稳有序。“我国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有利于外资来华展业兴业,金融市场开放也有利于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贾宁介绍,中国外汇市场深度不断拓展,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逐步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和能力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增多,也有助于市场交易更加理性有序。据悉,2024年企业外汇套期保值比率为27%,货物贸易项下人民币交易占比接近30%,均处于历史高位。
“国家外汇局将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更好服务外贸、外资发展。完善企业汇率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更好支持企业汇率避险。”贾宁总结道,国家外汇局将加强外汇市场管理,适时采取宏观审慎逆周期调节措施,坚决对外汇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