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 张诗奇)“便利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通关每快一分钟、每省一分钱,就是为外贸企业发展增一份力、加一把劲。”1月13日,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负责人林少滨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直以来,海关总署持续推进海关监管服务创新,从“优”“简”“快”三方面努力打造安全、便利、高效的通关环境。
优,即优流程、优服务。海关总署持续优化进出口货物通关模式改革,推行快速通关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进出口跑出“加速度”。例如,广东推行“组合港”(“一港通”)便利通关模式,优化海关通关和港口调拨等多个环节的衔接流程,实现途经枢纽港和支线港间转运的进出口货物全年不间断流转和全天候直装,进口主要环节从11个减少到8个,出口主要环节从14个减少到10个,货物平均堆存期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2天以内。
简,即简单证、简手续。海关总署积极推动大幅精简进出口环节需要验核的监管证书,并基本实现了网上验核。例如,青岛海关把涉税化验和涉检化验合二为一,提高进口燃料油的通关时效,储油罐的周转能力提升30%以上。同时,不断简化业务办理方式,目前企业基本上可以通过国际贸易的“单一窗口”做到通关“一站式”办理。
快,即作业快、检查快。海关总署通过智慧海关试点“远程属地查检”改革,让单票查检作业时间压缩90%;推行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可压缩企业通关时间80%。同时,海关总署对进口大宗矿产品以及原油等实施“智慧检验检疫”“先放后检”等改革试点,例如湛江海关对进口铁矿石实施“智慧检验检疫”模式,每批货物通关时间减少15个小时,需要企业配合的作业量减少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