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观澜榜智库对638家银行保险机构和3家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规定的首个披露期间内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逐一检视,并发布了国内首个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及排行榜,以期通过政策+数据的综合研究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观澜榜智库对638家银行保险机构和3家金融控股公司在监管规定的首个披露期间内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逐一检视,针对评价期内同时开展了相应的单笔披露、季度披露和年度披露的339家机构进行了统一评价,并发布了国内首个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及排行榜,以期通过政策+数据的综合研究助力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是银行保险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落实现行监管规定开展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首个期间(覆盖单笔、季度和年度披露)。对行业关联交易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整体梳理和数据分析,有助于识别机构的关联交易管理能力(甚至合规管理能力),有助于优化行业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则。
在该评价中,银行保险机构及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维度包括合规披露和有效披露。按照评分结果,分为A、B、C、D、E五类,其中A类为优秀,B类为良好,C类为存在明显披露瑕疵,D类为存在披露问题,E类为存在较多披露问题。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取行业平均分,保险机构的整体得分最高达到了95.42分。
银行机构(不含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银行)的可评分率为56.60%,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87.17,A类机构1家,B类机构22家,C类机构61家、D类机构31家、E类机构1家。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可评分率最高,为75%;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超过了88。
保险机构的可评分率为67.66%,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95.42,A类机构34家,B类机构30家,C类机构88家、D类机构7家。其中,养老保险公司的可评分率达到了100%,保险资管公司的可评分率也达到了94.29%。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寿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和保险资管公司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均超过97。
信托公司的可评分率为32.84%,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68.42,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11家、D类机构7家、E类机构4家。苏州信托有限公司得分最高。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可评分率为40.00%,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70.94,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0家、D类机构2家、E类机构0家。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得分最高。
金融租赁公司的可评分率为31.43%,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78.95,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10家、D类机构11家、E类机构1家。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得分最高。
汽车金融公司的可评分率为20.00%,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79.31,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2家、D类机构3家、E类机构0家。长安汽车金融有限公司得分最高。
消费金融公司的可评分率为38.71%,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75.78,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5家、D类机构6家、E类机构1家。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得分最高。
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评分率为33.33%,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为60.33,A类机构0家,B类机构0家,C类机构0家、D类机构1家、E类机构0家。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纳入本期评价范围。
金融机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较为敏感,需兼顾利益相关者权益、金融机构商业秘密、金融风险管理、金融数据安全等,需多方共同努力,竭力发挥“四位一体”的关联交易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观澜榜®智库发布的首个银行保险机构及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评价指数及排行榜,是当前关联交易治理体系中社会监督的重要体现。评价中发现,当前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披露形式有待规范。例如非保险机构的官网披露位置杂乱无序,部分机构对披露内容设置密码,部分机构要求注册认证后方能查阅,部分机构仅对其金融客户开放查阅权限。二是披露内容有待规范。例如非保险机构的披露内容尺度不一,部分机构出现遗漏监管规定的多项披露内容,部分机构对定价政策或监管比例等核心内容采取举手式敷衍披露。三是披露标准有待细化。部分机构对监管制度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单笔披露中的“相应比例”、季度披露中的“相应监管比例”、“交易金额”等。当前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主要问题是信息披露内容的具体细则缺位。《金融控股公司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在借鉴《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时,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信息披露具体内容的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观澜榜®智库提出的相关建议包括:建立行业统一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平台;开展行业信息披露监测;参考保险行业的范例,建立各类机构信息披露行业模板;强化对定价政策和监管比例等核心内容的具体指导;增补信息披露的细化规则,特别是明确信息披露中相关比例的具体含义,统一行业实践;制定差异化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规则,以金融活动的外部性影响为基点,开展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差异化制度设计;强化信息披露的监管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