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物流业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了“1+5”政策框架体系。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稿件,对其特色亮点、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层次化深度解读。
制图 实习生 余皓晴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从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技术性等多层面推进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以形成政策合力。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主任李光辉认为,物流作为效率为王、成本制胜的综合性行业,迫切需要将发展新动能作为撬动高质量发展的支点,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交通运输作为物流的基本环节和依托载体,在物流业发展中具有基础和主体作用,交通运输发展水平深刻影响着物流业发展的质量效益。近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有力推进了物流业发展,但仍存在运输结构不合理、信息共享水平较低、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
“要有效破解上述问题,应积极培育物流发展新动能。”李光辉分析,一方面,抓住算力、数据、算法的突破,打通物流信息共享应用的痛点、堵点,统筹推进数智化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强交通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是推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重要载体,也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涵。
物流发展新动能的培育离不开数据要素的有效赋能。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大力推进交通物流信息采集共享,取得积极进展,数据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同时,组织开展了全国公路、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海事监管等领域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与数据整合共享工作,积累了约2537万道路运输从业人员、1397万运输车辆、310万家道路运输业户、1.6万家水路运输企业、24.7万艘船舶、182.2万名船员的基础数据。此外,持续推进国际物流供应链服务保障系统建设,已实现54家国际物流运输重点联系企业、300余家大型货主企业的信息共享,服务国际物流供应链保供保通保畅。
当前物流融合发展趋势日益凸显,《行动计划》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在政务数据共享方面明确提出制定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领域相关电子证照清单和应用管理规范,加快推进“跨省通办”。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开展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将实现全国交通运输相关电子证照的统一管理,助力政务服务一体化。同时,逐步拓展电子证照跨省验证、多证合一等闭环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从“线下跑”转向“网上办”“指尖办”,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行动计划》还提出,推动与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船舶电子证书国际合作,这将在更大范围上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交通运输物流组织效率和服务品质。
李光辉表示,既要深化采集共享,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又要加强标准衔接,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互通。
交通运输部持续推动物流信息的互联共享,制定了《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与13个国家、15个国际物流单位及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水路运输方面,经过20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形成了6个交通电子口岸分中心和14个港航EDI中心的整体格局,除实现了港航生产、物流信息共享外,也为进出境船舶电子联检、进出口货物高效通关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道路运输方面,建立了全国网络货运信息交互系统,截至2023年底,整合社会零散运力798.9万辆、驾驶员647.6万人。实现对79万辆“两客一危”车辆、728万辆12吨以上重载车辆基于卫星定位系统的动态监控,实现全国危险货物运输电子运单的跨区域交换共享及应用。
《行动计划》坚持系统谋划,重点施策,从三个方面推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促进软联通:一是推动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发展,推进各方式间转运交接、货物交付、信息互联、保险理赔等规则衔接。二是研究建立多式联运运单管理制度,支持单证电子化应用。三是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制定多式联运数据共享清单,推动经营主体加强数据交换共享,稳步推进交通物流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
“打通多式联运信息壁垒,推动标准衔接,是促进多式联运单证电子化,实现信息高效流转的重要基础。”李光辉认为,有三方面的重难点问题需要加以注意:一是要完善标准,健全物流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合作机制。同时在行业层面鼓励开展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建设承载物流信息汇聚、共享、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支撑平台。二是加强交通与口岸、金融等部门的信息互联,打通全程物流可视化服务链条,实现集装箱等货物全程跟踪,逐步突破海铁联运“一单制”的应用难点。三是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完善物流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机制,完善重要物流数据出境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