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物流业是实体经济的“筋络”,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日前,交通运输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及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了“1+5”政策框架体系。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稿件,对其特色亮点、创新发展等内容进行多角度、层次化深度解读。
制图 实习生 余皓晴
光明网讯(记者 陶媛)铁路建设发展始终紧跟时代脚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网不断完善,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可靠运输保障。数据显示,目前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突破16万公里,其中高铁超过4.6万公里。我国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能够满足基本运输需求,铁路客运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以及运输密度均居世界首位。
“铁路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国家铁路局市场监测评价中心副主任韩纯良表示,目前,铁路发展中还存在铁路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融合不够、多式联运衔接不畅、货运市场化程度不高、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交通运输部日前印发的《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为铁路行业更好地服务新时代发展明确了方向,对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铁路部门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推进铁路货运市场化改革,增强铁路运输保障能力,强化互联互通,深度融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一是规划引领,推进联网补网强链,完善铁路货运网络。针对主要繁忙干线局部区段能力紧张、大宗物资运输通道不完善、“前后一公里”尚未完全打通、综合物流基地效率不高等问题,铁路部门将通过加强路网规划引领,不断提升铁路货运系统能力和效率。以路网干线建设为主向联网补网强链转变,提升线路紧张区段能力,有序建设分流线路,打通堵点卡点,进一步完善连接主要经济区的跨区域、多径路、便捷化、大能力运输通道。以运输需求为导向,统筹规划、适当加大普速铁路建设,提升重点货运通道能力。以协同发展、高效衔接为原则,统筹优化铁路物流场站布局和功能,推进铁路物流场站与港口、综合枢纽等基础设施高效协同,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打通“前后一公里”。
二是供给升级,增强货运保障能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针对“公转铁”力度不足、多式联运衔接不畅、货运产品不够丰富等问题,铁路部门将进一步推进运输结构优化调整,支持铁路运输企业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不断创新优化铁路货运产品供给。深入分析“公转铁”潜力空间和制约因素,研究大宗货物“公转铁”发展策略及实施路径,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建立健全铁水联运长效机制,推动“一单制”“一箱制”发展,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推进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提升联运作业效率和整体服务效能。发挥高铁运输优势,服务高铁物流发展。研究推动一批高铁站进行适货化改造,建设高铁物流基地。鼓励支持高铁物流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实现快速便捷装卸运输。
三是深化合作,推动衔接联通,畅通国际铁路运输。针对国际运输通道不完善、运输衔接存在堵点卡点等问题,铁路部门将加快推动铁路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标准“软联通”,推进国际物流发展。支持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铁路换装设施建设,提高口岸运输效率。协调完善国际联运通道建设,提升口岸后方通道能力。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加快中欧班列通道多元化发展。推进国际铁路联运便利化,减少作业时间及成本。推动国际货协运单证物权化,服务国际铁路物流金融产品创新。
“除了聚焦难点、精准发力,我们还要锚定目标、保障落实。”韩纯良认为,铁路部门要以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铁路市场为目标,着力推进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消除线路接轨和自主运营等领域隐性壁垒。优化运输市场准入,协调支持地方铁路与国家铁路开办直通运输,规范铁路专用线建设运营管理。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同时,铁路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保障降本提质增效措施落实落地。推动提升多式联运标准规则衔接水平,研究制定集装箱铁水联运装载和安全检查技术等规范标准,完善多式联运信息交换接口标准体系。制定锂电池铁路运输技术要求的行业标准,提出支持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的指导意见。推动国际联运规则制修订,优化跨境铁路运输技术标准。推动完善铁路线路接轨管理办法、铁路运价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过轨运输和费用清算等规则。
此外,铁路部门还要注重发挥试点工程效应,形成可遵循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规范、规则,引领带动铁路货运发展。“开展推动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试点,积极探索形成支撑政策、技术标准、制度体系,先行先试创新铁水联运发展模式。”韩纯良介绍,将开展铁路专用线规划、设计、建设、接轨、运营等全流程工作试点,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口、厂矿、物流园区,打通铁路运输“前后一公里”,推动大宗货物运输降本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