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服务消费 出新更贴心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服务消费 出新更贴心

来源:人民日报2024-12-04 09:46

前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

服务消费 出新更贴心

云南大理,参加中国万水千帆赛(大理站)的船只从出发点下水。新华社记者 彭奕凯摄

游客在新疆阿勒泰市将军山国际滑雪度假区滑雪。唐晓波摄

  当前,服务消费成为消费扩容升级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编 者

 

  新供给激发新动能

  “裤脚开线了,不出小区就能轻松解决。”湖南长沙市梅溪湖街道某小区里的天鹅到家社区管家店,不仅为居民提供做饭钟点工、各类保洁、保姆、育儿嫂、养老护工等传统家政服务,还增加了干洗、技能培训、缝纫等新服务,给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增添了便利。

  “以前叫车要走到小区门口,现在方便多了。”上海市杨浦区退休老人林树海说,老伴需要经常到医院检查身体,但行动不便,每次往返都是难题。现在,他通过手机小程序就能轻松打车。行程结束,再根据实际行驶里程选择线上或者线下付费。

  “想吃最火的早茶,但又不想排队,那就点一份外卖吧。”在广东广州市旅游的游客李佳说。越来越多年轻人追求“吃美食不排队”的用餐新体验,美团外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0个城市发布“必点榜”,让游客可以更加轻松地品尝到各地特色美食。

  今年以来,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等基础型消费需求旺盛,文化娱乐、旅游、体育、教育和培训、居住服务等改善型消费保持增长,服务消费迸发出澎湃活力。各地区各部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激发服务消费内生动能,挖掘基础型消费潜力,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10月,随着促进服务消费系列政策逐步落地,服务供给逐步优化,服务消费动能不断激活,叠加假日经济效应,服务消费市场保持较快增长。1—10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3.3个百分点。

  今年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交通出行类和旅游咨询租赁类服务零售额稳定增长。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按可比口径增长6.3%;全国营业性演出4.43万场次,同比增长14.5%,并实现票房收入增长25.9%。

  “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引擎。”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京桥说,生活服务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要领域,生活服务消费占服务总消费额的比重不断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增长14.4%,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达45.2%,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立威认为,从消费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我国正处在服务消费较快增长阶段,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以新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动能,是促消费、扩内需的有力举措。

  新场景带来新体验

  化身漕运行商,在数位历史人物角色扮演者的带领下,全景式漫游运河,体验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在江苏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3号馆,游客沉浸式体验盐商行销的历史故事,在互动中感受运河文化魅力。“升级以后的沉浸式体验受到游客欢迎。”运营方中建八局文旅博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当前人们文旅消费需求个性化、多样化趋势明显,要通过场景氛围营造、文创产品开发、非遗体验等多种方式,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的体验。

  近年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来服务消费新需求。一方面,在需求带动下,服务消费的模式、业态、场景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加速了服务消费创新的进程。“互联网+医疗服务”、数字教育等新模式稳步发展,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新选择。

  新场景备受欢迎——

  “真没想到,在南方也能感受滑雪的乐趣。”近日,湖北武汉城建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正式开业。在娱雪区,雪上闯关、雪球打靶等趣味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滑雪场面积约6万平方米,垂直落差最高73米,拥有6条不同级别的雪道,满足个性化、多样化的滑雪需求,还配备专属儿童教学区,适合进行青少年滑雪培训。

  “冰雪经济是一个万亿元产业,正在催生出更多新场景。”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说,除了冰雪运动,冰雪消费还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方面。冰雪消费正从产业、空间、场景等方面实现更多融合,“冰雪+美食”“冰雪+非遗”“冰雪+康养”“冰雪+民俗”等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批深受游客喜爱的新场景。

  新业态刷新体验——

  “深井烧鹅”美食、观音山与松山湖等风景区、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今年,广东东莞文旅市场热度很高,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前来拍照打卡,分享旅游体验。截至10月底,抖音平台上展现东莞文旅内容的6.1亿条短视频,获得了273亿点赞,松山湖、隐贤山庄、观音山等成为网友线下打卡的热门景点。

  “线上种草、线下体验,成为越来越多年轻游客的出游方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说,各类美食探店、自然风光打卡等短视频直播,成为游客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新方式。以城市生活场景为主的休闲生活视频,更容易引起共鸣,对年轻消费者有非常强的吸引力。旅游、汉服、餐饮……融合直播的新业态越来越多,体验也更加丰富。

  新模式方便快捷——

  “现在找保姆,手机点一点就可以,比以前方便太多了。”四川成都居民李怡说,打开家政平台APP,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家政服务人员的简历,包括过往工作情况、评价、基础信息等,还能非常方便地预约面试。

  天鹅到家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小华说,相比传统线下家政供需对接模式,数字化的家政服务业,运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覆盖产品全链条的数字化系统,将需求匹配、面试等环节实现线上化,实现了家政服务的“可视、可追溯”,提高了供需对接效率,改善了消费体验。

  新举措释放新潜能

  480多家餐厅、推出3000余款套餐,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活动期间,美团推出的配套活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商务部于11月组织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联动举办中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精品消费月,作为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的标志性活动和“消费促进年”的重头戏。其中,服务消费是重头,精品美食、精品旅游、精品展演等板块开展了丰富的消费促进活动。

  在精品美食方面,上海组织“全球美食新味道”系列活动,组织全市万余家环球美食餐厅、百余家老字号餐饮企业,集中推出“进博美食新品”,鼓励金融机构推出餐饮优惠券、环球美食餐厅及老字号餐饮企业优惠叠加活动。

  美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美团搭建“消费月”活动专区,消费者在美团APP搜索“精品消费月”或“精品消费”即可直达活动专区。同时,采取“主题特色美食+用户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为消费者推荐“吃住行游购娱”的好去处,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

  赵京桥说,当前,我国服务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服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但仍面临着供给质量不优、消费潜力待挖掘等问题。在加快构建优质高效服务业新体系方面,要推动服务业供需更加适配,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品质,丰富消费场景,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

  好政策可以“四两拨千斤”。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财税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增加适应共享经济等消费新业态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供给”。

  “吃上了文旅饭,生意越来越好。”浙江诸暨市岭北镇一家农家乐经营者周杰看到文旅市场走热,打算升级改造自建房用于经营农家乐,碰到资金难题。邮储银行诸暨市支行在调研走访时了解到相关情况,主动上门对接,及时提供了信贷支持。今年以来,邮储银行诸暨市支行积极对接文旅产业,结合山水观光、特色餐饮民俗体验等主题特色,引导农家乐转型升级。截至目前,邮储银行诸暨市支行累计发放“农家乐省农担”610万元,缓解了相关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人才队伍是创新供给的支撑。李立威认为,要持续完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服务业紧缺人才。要完善服务业人才职称评审、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多元化评价方式,鼓励地方发布服务业重点领域“高精尖缺”人才目录和认定标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服务消费领域,促进优化和扩大服务供给,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服务消费需求的同时,释放服务消费更大潜力。(本报记者 王 珂 宋豪新 实习生厉烨参与采写)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