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持续改善

来源:经济日报2024-12-02 09:52

工人在河北省行唐县一家包装袋企业的生产车间工作。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其中,41个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平稳增长。10月份,中小企业生产指数为50.7%,连续6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积极应对环境变化,努力克服多重挑战,走出了一条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3年,日均新设企业2.7万家,中小企业总数超过5700万家。

  厚植企业创新沃土

  “风机、冷水机、热泵是工业领域常用设备,也是用电大户。我们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对这些老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降低企业能耗。”在雷茨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公司创始人兼总裁吴炎光向记者介绍公司的看家本领。

  他告诉记者,自己刚工作就与风机打交道。彼时,国内大部分设备都依靠进口,不仅采购需要大笔资金,售后维修也得花大价钱请国外团队来中国。如何让国内企业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自己生产的风机,吴炎光以此为目标开始创业。

  “我们自主研发的磁悬浮、空气悬浮风机有效解决了传统风机高耗能、低效率问题。但相较于硬件,软件层面的技术瓶颈更难突破。”吴炎光说,“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不懈努力,我们团队终于研发出磁悬浮控制算法、自扫频功能等关键技术,将设备节能率提升了30%至50%,运维成本也大幅降低。”

  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之本。近年来,各地各部门不断健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今年6月份,工信部、财政部联合启动新一轮专精特新政策,支持1000多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

  与此同时,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工艺应用计划;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预审、确权等知识产权方面服务……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持续增强,创新沃土不断厚植。

  “我们出台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措施,让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脱颖而出,加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要素保障力度。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形成3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表示,要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着力提升创新能力,打造更多独门绝技。

  加快数字化转型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关乎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答题。为推动更多中小企业用好数字技术,工信部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作为数字化转型排头兵,广东省有广州、深圳、中山、东莞4个城市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我们率先启动了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单点突破、链式转型协同部署。”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总经济师邹勇兵介绍,截至9月底,该省累计推动4.2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超42%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走进广州里工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调试自研的上下料机器人。公司总裁李卫铳介绍,这款产品已经应用于某医疗器械制造商。“我们这款机器人具备精准高效操作能力,能保障上下料作业过程稳定顺畅,提升了生产效率。此外,我们开发的智能工厂管理系统,能够对包括机床、机器人以及生产管理软件在内的所有软硬件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调度,确保生产全流程安全可控。”

  “近期发布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了未来3年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思路和重点任务。”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将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分批支持100个左右城市、4万多家中小企业深度改造。发挥企业主动性、创造性,面向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开展系统化集成改造,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实施重点场景改造,面向小微企业推广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

  金壮龙表示,将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小快精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更多中小企业能转、会转、转得好,力争到2027年实现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加大支持服务力度

  10月份,国内市场纺织服装、粮油食品、家具、家电等产品销售情况大幅回升。“一揽子增量政策逐步发力显效,10月份生产销售等各项指标得到改善。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梁志峰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继续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企业降本、提质、增效。

  7月份,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覆盖31个省级平台和169个地(市)平台,首次形成了全国性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

  今年以来,各有关部门和地区强化企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积极改善营商环境。前不久,国务院减轻企业负担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对8500家工业企业的负担展开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企业对涉企收费清单等制度实施情况给予积极评价。

  广州市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投融资,推出“善新贷”“小微科创贷”“智造精新贷”等产品。“比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金融政策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让我们有充足流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广州毅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求玉说。

  不过,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内卷式”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和行业企业反映对负担主观感受依然较强,企业呼吁国家持续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帮助经营主体渡过难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翁啟文建议,要继续做好减负支撑工作,充分发挥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带动作用。对调查中企业反映的负担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推动解决问题及困难,帮助企业知晓和享受各项惠企政策,提振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李芃达)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