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思茅区:“稻虾共生”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思茅区:“稻虾共生”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

来源:茶城思茅2024-10-31 19:05

  近年来,思茅区龙潭乡结合水源优质、气候温润等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实施“稻田+N”新型种养模式,实现“一地多用、一举多得、一季多收”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确保粮食稳产、农民增收,走出一条增收致富的新“稻”路。

思茅区:“稻虾共生”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走进龙潭乡稻虾综合养殖基地,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稻田里红螯螯虾挥舞着大钳子爬来爬去,一幅“稻虾共生”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水稻田里,养殖户们将虾巢慢慢拎起来,轻轻抖动几下,一只只活蹦乱跳的红螯螯虾落进筐里。“我今年引进了7万尾红螯螯虾,亩产在75公斤左右,除去成本,一亩纯利润大概在3600元左右。这种‘稻虾套种’模式很不错,也比较环保,对我们养殖户来说,一田两收也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养殖户李铸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思茅区:“稻虾共生”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

  据悉,这是普洱市首个稻虾综合种养试验示范项目。在“稻虾共生”的模式下,红螯螯虾不断活动,有助于减少土壤板结情况,与此同时,红螯螯虾吃了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既减少了病虫害,又可以为农田增加肥料。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发展,也为龙潭乡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茅区龙潭乡红鳌鳌虾试验示范项目的测产验收,通过专家组对三亩试验示范田进行商品虾的测产,收获的商品虾是225公斤,平均亩产是75公斤,每亩稻谷是380公斤,两项亩产值达到了9000元。”思茅区渔业发展中心主任李晓辉说。

思茅区:“稻虾共生”一田双收 铺就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

  稻给虾食物,虾供稻肥料,互利共生。通过立体的农业生产方式以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农村面源污染、缓解水土资源紧张、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龙潭乡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铺就出一条乡村振兴绿色致富路,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生态田园画卷。

  思茅区龙潭乡副乡长李强表示,下一步将以稻虾综合种养为基点,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全乡农业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打造,打响龙潭绿色有机食品牌。同时,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以新型农村建设和科技进稻田为主要抓手,继续探索发展集生态循环种养、田园观光、科技农业于一体的“农业+”生态特色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艾糠蓉 刘潇 文/图)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大剧院五月音乐节奏响巴洛克室内乐

  • 新疆吐峪沟:古村落迎游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