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上海“中心效应”凸显 重构全球航运版图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上海“中心效应”凸显 重构全球航运版图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4-10-30 09:45

  从首艘国产大型邮轮今年初从上海启航,到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行体系;从全国首例涉外海事临时仲裁案件在上海仲裁,到交银金租首创离岸人民币船舶融资租赁产品;从全球首条跨太平洋绿色航运走廊——上海港-洛杉矶港、长滩港绿色航运走廊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到上海港和汉堡港宣布共建绿色航运走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蹄疾步稳,正在朝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向前追溯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的排名从第七跃升至第三,集疏运体系建设、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综合服务保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向后展望10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在从“基本建成”迈向“全面建成”。

  从研发制造,到金融保险,再到绿色能源、智能系统,全球优质航运资源向上海集聚,航运业已经成为中国链接世界、服务全球的重要纽带,在市场考验中充分展现着韧性和活力。上海,正以高质量发展与全球伙伴一同共建航运新生态。

  要素集聚 看“枢纽功能”提升

  金秋时节的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高朋满座,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10月22日至24日在这里举行,线下参会人数约4000人次,覆盖约50个国家和地区。

  上海航运枢纽功能持续增强,各类航运资源要素加速集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跻身全球前列。上海将聚焦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着力打造高端航运服务集聚高地、数智航运创新高地、绿色航运发展高地。

  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枢纽功能”不断提升。

  2023年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915.8万标准箱,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作为全球航运网络中体量最大、运行最稳定的航运枢纽,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有效运转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物流带来数据流,数据流推动金融产品开发,上海港的“吨位”带来了新“流量”。2023年中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交易,在今年市场波动的环境下,成为国际航运市场观冷暖、避风险的重要工具。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自今年初从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启航开启商业运营,至今已服务旅客超25万人次。与其交相呼应的是,上海港在4月完成了我国港口的首次国际航行集装箱船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货流、客流、数据流的加快流动和集纳,是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集聚效应在全力推动。在此基础上,航运高端服务也迈上新台阶。

  根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上海正不断提高航运保险承保能力和全球服务水平,探索推进海事仲裁制度规则创新。人保财险在沪发布全球首款满足“一单制”的多式联运集装箱货物运输保险方案;中国太保在沪推出全国首单航运业欧盟碳排放成本价格指数保险。

  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总经理宋春风说:“今年是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成立40周年,也是协会迁入国际航运中心上海的第7年。上海是航运资源要素聚集地,协会在这里可以更加贴近市场,更好服务会员。”

  换道超车 谋“三化转型”之变

  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910.2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再创历史新高。近期,由中远海运承运的第七届进博会海运首单展品秘鲁“温暖驼”系列产品抵达洋山港码头,即将在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精彩亮相。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万敏表示,航运业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构建安全、韧性、高效以及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为全球贸易持续增长注入新动能。

  上海至喀山、上海至马赛、上海至伊斯坦布尔……多条国际航线密集开通,上海链接全球的航空网络进一步织密。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浦东和虹桥机场的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为60.2万架次、9343.3万人次、307.2万吨,同比增长17.8%、33.5%、12%。

  上海机场集团董事长秦云表示,上海机场在枢纽硬件规模和运营规模持续成长的同时,正在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联合各方共同建设智慧机场,创建了机场大脑实验室,持续提升枢纽运行品质和旅客出行体验。

  蹄疾步稳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正在加快推动转型发展,以构建航运新生态。

  数字化领域:国际集装箱运输服务平台1.0版、上海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空运通上线运行。2023年上海港区块链电子放货平台总放货提单35.64万票,同比增长21%,合计约105.16万标准箱。持续扩大区块链技术在港航领域的应用。

  智能化领域:上海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智慧港口、智慧机场;到2030年,基本建成智能化码头集群和空地一体、多网融合的“5G+数字孪生”智慧航空枢纽,实现出行一张脸、物流一张单、通关一次检、运行一张网、监管一平台。

  绿色化领域:上海港LNG“船到船”加注作业实现常态化,成为全球第二大LNG加注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的江南造船厂10月中旬交付两艘LNG姊妹船。上海机场纯电动非道车辆占比接近17.8%,近机辅助动力装置替代设施实现全覆盖。

  “上海正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打响高端航运服务品牌,加快建设新一代智慧绿色港口,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国际合作,为全球航运业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说。

  扩大开放 携“全球伙伴”共荣

  航运,通达全球、链接世界,是对内对外提升辐射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纽带和载体。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联通江海、通联内外,对内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对外营造国际一流的航运营商环境,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即使各大国际航运中心角逐“三化转型”新赛道的今天,“吨位”的竞争也从未停歇。

  新加坡港提出2035年吞吐量达到6500万标箱的目标,其对标的就是上海。随着今年8月,罗泾集装箱港区一期正式开港,上海港规模再次扩容。全球大港之所以你追我赶,皆因货物吞吐量带来的资源和数据集聚效应,正是发展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底座”。

  上海如何在聚焦“五个中心”建设过程中,提升国际航运中心能级,进一步辐射全国、通联世界?

  在2024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交通运输部与上海市政府签署了新一轮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上海航运服务能级、推动绿色智慧安全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影响力、建立部市协同推进机制等方面开展合作。

  上海社会科学院应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李小年认为,要让更多的港航城市分享上海的改革创新红利,同时进一步吸引国际航运要素集聚上海,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增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竞争力。

  10月22日,上海港与汉堡港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绿色航运走廊。汉堡港务局首席执行官延斯·迈尔表示,绿色低碳转型并不只是两个港口之间的事情,建设绿色航运走廊能让更多伙伴加入到降碳的事业中来。

  放眼行业全链条,上海正集聚一批航运龙头企业和功能性机构。全球综合运力最大的企业中远海运、全球最大的造船企业中船集团、全球最大的港口机械重型装备制造商振华重工,航空领军企业中国东航、中国商飞,总部均位于上海。

  近一年来,国际航运巨头、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理赔机构更是纷纷到访上海,看中的正是上海的开放姿态和发展潜力。如今,航运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处于技术快速迭代和规则形成的阶段,上海正在抓住发展机遇,汇聚全球之智,共建良好生态。

  国际保赔集团主席、布列塔尼亚保赔协会首席执行官安德鲁·卡特勒说:“我坚定看好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前景。建议各方围绕新业务新模式深化务实合作,加强经验做法交流互鉴,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携手开创航运事业美好未来。”

  (本报记者王永前 贾远琨 王辰阳)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孟连:“国牛”迎来丰收季

  • “龙马”奔腾踏九霄——记神舟十九号航天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今年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将集聚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十一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大量“首秀”“首展”亮眼。
2024-10-30 18:40
走进玉门风电场“风电长廊”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影像、一件件展品,详细介绍了全球风电、中国风电、甘肃风电发展历程及现状。
2024-10-30 09:15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关键洋流的减缓可能会在本世纪末使预计的北极变暖幅度下降约2摄氏度。研究人员还警告说,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减缓还可能引发其他气候异常,例如可能导致热带辐合带的变化。
2024-10-30 09:14
据了解,目前定位于高端、个性的冰箱,多使用智能玻璃面板,而中低价冰箱仍有不少是传统面板。
2024-10-30 09:14
汽车后市场在规范化的基础上,借助智能化技术的赋能,正逐步实现服务的升级转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专业、便捷、个性化的服务体验。
2024-10-30 09:13
新质生产力具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质态特征。“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集合体,以数据、算法和算力为核心要素,驱动科技革命实现从孤岛走向连接、从初级走向高阶、从工具走向价值的全面升级,展现出超越工业经济时代的技术能级。
2024-10-30 04:00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的强大自主性和泛化能力,让人们越来越感觉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就像是和另一个人交谈。
2024-10-30 04:00
步入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科研院区,一座长白山微观沙盘十分抢眼。
2024-10-29 10:08
科学普及是推动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翼”,建设高水平科普人才队伍是壮大“科普之翼”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深入实施、不断完善这一制度,必将推动优秀科普人才持续涌现,为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提供强劲动力。
2024-10-29 10:08
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已于今年8月入队参加训练,不仅要执行空间站任务,未来也将执行载人登月任务。
2024-10-29 09:30
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具备国际竞争力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于日前成功配装全球最大无人运输机——白鲸航线W5000大型无人运输机。
2024-10-29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0-29 03:40
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3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165.3(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6.0%,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024-10-28 09:21
该项目研究团队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源量子”)等单位组成。
2024-10-28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许春鹏、研究员王博和研究员张海春,与临沂大学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教授陈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余逸伦等合作,以古蝉为研究对象开展综合研究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
2024-10-28 03:30
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孙强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周易冬: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固有因素和可控因素。
2024-10-28 09:23
与秋燥引起的皮肤干燥相比,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皮肤干燥更为持久且难以改善,有时还会出现瘙痒、脱屑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关节疼痛、肿胀,甚至关节畸形。
2024-10-28 09:20
据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科技工作会议消息:围绕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需求,我国将谋划设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建设一批农业科学实验站和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抓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
2024-10-25 09:16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兴清洁能源,为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近日,北京大学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组,提出高密勒指数晶面相干生长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2024-10-25 09:12
24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办实践十九号卫星载荷交付仪式。此次交付的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载荷包括主粮作物、经济作物、微生物航天育种载荷以及空间技术试验载荷等二十大类。
2024-10-25 09:0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