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亮点足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亮点足

来源:人民日报2024-10-24 09:41

前三季度,31个省(区、市)和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均超九成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亮点足

  重庆两江新区的赛力斯超级工厂,焊装车间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在精准执行作业指令。新华社记者 黄 伟摄 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对GDP贡献率接近四成。今年以来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如何?都有哪些亮点?重点行业发展态势如何?10月23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赵志国等介绍了有关情况。

  对宏观经济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

  “前三季度,31个省(区、市)和41个工业大类行业的增长面均超九成。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较去年全年均有提高。工业投资连续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赵志国说,今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经济运行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新成果,对宏观经济增长发挥“压舱石”作用。

  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13家中国企业新入选全球“灯塔工厂”,中国“灯塔工厂”总数已达72家,占全球42%。扎实开展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已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深入实施工业节能降碳行动,大力发展清洁低碳氢产业和环保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C919大型客机实现国内三大航空公司同时运营,1000千瓦级涡轴发动机取得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300兆瓦级F级重型燃气轮机成功点火。新批复组建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2家国家地方共建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浙江杭州成立我国首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经营主体稳步发展壮大。截至8月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50.4万家,较2023年末增加4.4%。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5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达46.3万家。前8个月,规上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7.5%,高于规上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

  “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挑战增多,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但我国经济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国工业体系完整、产业链配套齐全、综合制造成本较低的全球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推动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赵志国表示,尤其是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实施,将持续释放产业升级的动力、居民消费的潜力、经营主体的活力。

  “以旧换新”带动消费电子行业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带动作用强,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我们积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前三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6.4%。”赵志国说,今年以来我国消费电子行业运行良好。

  生产快速增长。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高于同期工业增加值7个百分点。生产微型计算机2.49亿台、手机11.84亿台、电视机1.5亿台,同比分别增长2.9%、9.8%和2.5%。

  出口持续回升。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前9月,我国出口手机5.8亿部、笔记本电脑1.1亿台、电视机812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5%、0.7%、8%。国内品牌在全球大部分市场出货量均实现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国内市场持续复苏向好。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6亿部。在“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下,8月底至10月中旬的电视机销售额出现明显增长。受益于技术迭代升级、功能日益丰富、用户体验优化等,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也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开发和应用,将有更多用户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先进产品。”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结合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好相关政策文件,加快释放内需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持续做强做大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同时,将持续支持国内优秀消费电子企业研发创新,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对新兴热点技术的配套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产品供给水平。

  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持续彰显

  “前三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7%,信息通信业赋能作用持续彰显。”赵志国说。

  新兴业务保持高速增长。1—8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1.17万亿元。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业务成为拉动信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前三季度电信新兴业务收入达到3252亿元,同比增长9.4%,延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为行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网络基础能力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出台5G轻量化贯通行动、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总数408.9万个,在4地新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加快推动文旅景区、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等重点场景的4G、5G移动网络深度覆盖。

  产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信息通信企业国际竞争力大幅增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进入全球运营商收入规模前10强,24家平台企业价值超百亿美元,8家上市企业进入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30强。通信设备制造业持续向好,1—9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2亿部,同比增长9.9%。

  普惠民生服务纵深推进。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宽带边疆”等相关行动,使更多农村和偏远地区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好网络,当前已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村网民规模超3亿。同时,加快建设APP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规范行业服务行为。累计举办超20万场“银龄数字课堂”,向老年人开展智能设备使用、在线支付、防诈骗知识普及等相关培训活动。

  “今年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普及应用,加速融入制造业、矿业、电力、医疗等行业,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说。

  制造业转型更加深化,5G行业应用已覆盖76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累计间接带动总产出约14万亿元;信息消费更加活跃,8月份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20.1%;公共产品更加智慧,人工智能、5G等技术实现了规模应用,形成了135个新型数字服务优秀案例,覆盖交通、文旅、养老、医疗、应急等领域。(王 政 刘温馨)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

  • 西部科学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1月7日,记者在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知识产权量质齐升。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2025-01-08 09:30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