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普洱思茅:茶韵咖香交织 助力产业升级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普洱思茅:茶韵咖香交织 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茶城思茅2024-10-15 18:36

  近年来,云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工业主导地位逐步加强,服务业贡献日益凸显,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普洱,因茶,闻名于世;因咖啡,生机盎然。思茅区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绿色食品牌”提升咖啡“生豆精品率、精深加工率”的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导下,不断“巩固一产、提升二产、开拓三产”,全力推进茶咖产业高质量发展。“左手咖啡右手茶 ”在这里神奇相遇,形成了独特风景线,共同绘制着边疆地区繁荣发展的新画卷。

  小绿叶跃变“金叶”

  普洱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清新爽口的生茶、醇厚甘甜的熟茶,都见证了普洱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如今,一片茶山,绿了生态富了百姓。茶产业正以崭新的姿态成为普洱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茶文化、茶产业、茶旅融合统筹发展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位于思茅区木乃河工业园区的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是集茶叶种植、生产、销售和茶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现代化国营茶产业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将先进的技术融入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机器轰鸣、人影穿梭、茶香四溢......走进有机茶精深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对采摘的鲜叶进行全程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加工,经过萎凋、杀青、揉捻、发酵、烘干等复杂工序后,一缕缕清新茶香扑鼻而来。

  “我们的智能工厂是一个集高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一体的现代化数控茶叶加工生产车间,可同时满足生茶、熟茶、红茶、白茶等各类茶的快速精制,形成了从“叶子”到“杯子”的产业链质量控制体系,可辐射带动50000亩有机茶园,推动普洱茶进一步延伸茶产业链,为普洱市打造有机茶标杆品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助力。”云南普洱国资有机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学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高质量发展聚集带动茶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转型升级,把公司做强做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近年来,思茅区茶叶种植基地紧抓茶产业蓬勃发展的机遇,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和厚重文化底蕴,逐渐形成一批茶旅融合、茶文结合的产业新业态和多条精品旅游新线路。其中,普洱银生茶庄园、祖祥高山茶园通过开发茶叶采摘、加工制作等体验项目,让游客们亲自体验普洱茶采摘、制作、冲泡,助力当地茶旅融合发展。

  “红果果”变“金豆豆”

  如果说普洱茶是普洱的传统名片,那么近年来普洱咖啡产业的迅猛发展则无疑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时尚与活力的新色彩。从品种到种植技术,从加工设备到烘焙工艺,从卖生豆到卖服务,一粒粒咖啡豆正在变成 “金豆豆”。

  金秋时节,思茅区南屏镇南岛河村大土锅田绿油油的咖啡果挂满枝头,生机勃勃。在焕然一新的北归咖啡庄园里体验、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品味着不同风味咖啡带来的酸味与苦味,亲身感受着原产地咖啡庄园的独特魅力......来自江西的游客屈女士和朋友从西双版纳途经景迈山,带着对普洱咖啡的向往和好奇,直至普洱。“我们入住庄园之后被整体的一个咖啡氛围所震撼,包括庄园内部的设备、咖啡知识讲解、品鉴来自世界各地优质咖啡豆等环节,都让我们了解了咖啡的历史、文化以及种植、加工的全过程,让我们对咖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北归咖啡庄园在经历提升改造后,积极探索“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建设了全球精品咖啡体验馆、咖啡烘焙教室、研学中心,打造集咖啡品鉴、研学、餐饮、住宿、观光为一体的咖啡庄园。让游客在享受咖啡美味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咖啡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制作工艺,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咖啡。

  云南思茅北归咖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录说:“咖啡产业已然成为我们实现致富梦想的支柱,朝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我们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终端的全方位发展,成功做到了一二三产相融合。如今,咖啡已化身成为老百姓的‘金豆子’,为千家万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与幸福生活的希望。接下来,北归咖啡公司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带动更多的咖农通过种植咖啡发家致富,日子越来越好。”

  目前,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小凹子咖啡庄园等咖啡庄园经过全新升级,迎来了咖啡一、二、三产业相融合的旅游新模式,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体验原产地咖啡庄园文化。为村里带来客流、增加人气的同时,也带动了餐饮、住宿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截至9月底,思茅区茶叶种植面积35.3万亩,完成产量 2.07万吨,实现总产值100.9亿元。咖啡种植面积23.15万亩,实现咖啡产量2.45万吨,总产值40.16亿元,咖啡生豆精品率30%、精深加工率63.68%。思茅区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杨正兰说:“我们将继续加强基地建设,打牢产业发展根基。通过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中低产园提升改造、新品种更新种植、水肥一体标准化基地建设等措施,打牢精深加工中心,提升茶咖精深加工能力。全力推进茶咖产业从“原料供应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打造全国精品茶咖庄园经济圈,推进产旅融合发展。以茶咖加工体验、文化展示、研学培训为特色,加快精品咖啡庄园和茶叶庄园建设,通过产旅融合发展,提升“左手咖啡右手茶”的知名度。”(徐椿黠 牛泉霖)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