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抓住重点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抓住重点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来源:经济日报2024-09-25 09:37

  先进制造业彰显国家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是支撑工业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我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3%、10%,增速分别快于工业2.2个和4.9个百分点,一批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正加快形成。

  促进先进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提质增效,关键是抓住重点,在产业科技、人才以及产业组织优化方面持续发力。实践证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强化人才支撑作用,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因地制宜培养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业化阶段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必要积累。

  先进制造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工艺、流程的先进,即运用最新的技术提升制造业各环节和全过程,为社会提供高效能、高附加值、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一方面,加快“从0到1”的创新突破,聚焦高端芯片、工业软件、新材料、科研仪器等领域,探索建立市场驱动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加强基础研究,超前布局前沿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从源头和底层打牢技术基础。另一方面,推动更多“从1到100”的产业化落地。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研究和生产的重要桥梁,也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实现集群化发展的重要环节。应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多层次转移转化载体,强化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导地位,打通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堵点,提高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率。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抓手。传统产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基本盘,融入更加先进的技术、工艺和流程,就会释放其更大发展潜力。传统产业通过融合新技术、应用新材料、采用新工艺、构建新标准,提供功能更新、性能更优、质量更高的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升级需要;同时,引导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将数字技术嵌入传统产业研发、生产、流通、销售等多环节,深入推动数实融合,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在整个过程中,注重通过顺畅的制度设计推动先进适用绿色技术示范推广,将绿色设计、工艺、生产、管理等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不断增强传统产业生态底色。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重要一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现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动能、新赛道。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不断健全产业发展政策,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立足各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技水平,引导新兴产业相关企业、相关机构和组织实现空间集群发展。把握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适度超前谋划和部署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批科研攻关项目,形成一批标志性产品,建设一批企业孵化器,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

  还应强化人才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技术应用、成果产业化、集群化发展等诸多环节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要培养好人才队伍、发挥好人才作用、配置好人才资源。支持先进制造业企业联合教育科研机构,通过合作培养、项目协作等方式,帮助领军人才及培育重点对象提高技术研发水平。注重引导企业建立灵活的工资分配制度,强化技术技能价值激励导向,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人才有序流动机制,以产业吸引人才,以人才促进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赵恒杰)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