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让氢能车更好跑起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9-05 09:32

  山东、四川、吉林、陕西等地相继对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

让氢能车更好跑起来

  辽宁省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在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风光核储等比较优势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图为在洺源科技(大连)有限公司拍摄的使用氢燃料电池的客车、重型牵引车和货车。新华社记者 杨 青摄

  

  近日,又有两地氢能车上高速免通行费:吉林省8月13日发布通知,2024年9月1日0时至2026年8月31日24时,安装ETC套装设备的吉林省籍氢能车辆,在吉林省各高速公路收费站间点对点免费通行;8月15日,陕西省提出将对安装ETC的氢能车辆全额免除省内高速公路通行费。

  今年以来,山东、四川、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也出台了类似的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相关地方为何针对氢能车免高速通行费?目前氢能车发展现状怎样?

  各地支持政策增多

  在吉林、陕西之前,山东、四川、内蒙古鄂尔多斯今年已先后明确对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

  2月底,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3部门发布通知,自3月1日起,对行驶该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4月中旬,四川省提出拟对安装使用ETC装备的氢能车辆,在该省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费。6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氢能源车辆通行费全额奖补政策在鄂尔多斯市实施,对在鄂尔多斯市境内行驶通过收费站的氢能车辆,在收取通行费后,由氢能车辆运营企业提交上月车辆通行数据,经审核后返还全部通行费。

  梳理各地政策可以看到,目前相关地方对氢能车辆免高速通行费总体处于试行阶段,期限为2年或3年,免费范围限于在本省高速公路上行驶或本省籍氢能车辆,方式有直接免除费用或收费后再退还两种。

  地方为何开始密集对氢能车免高速通行费?政策落地效果怎样?

  业内人士分析,各地推出优惠措施的大背景是发展氢能产业的需要和国家政策对氢能相关方面的关注。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的二次能源,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今年,氢能首次被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此前印发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重点推进氢燃料电池中重型车辆应用,有序拓展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客、货汽车市场应用空间。

  相关地方对政策出台的解读体现了上述因素。吉林表示,优惠政策是为进一步配合做好该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全力支持氢能车辆在吉林大规模推广使用;山东提出,新举措是为积极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鼓励氢能车辆开展跨区运营。

  从政策效果看,节约成本、提升效率被较多提及。圣通华(潍坊)氢动力有限公司氢能车队负责人冯奎表示,他们的氢能车主要跑山东省内的淄博、潍坊、青岛等地,以前为了省钱走国道,现在上高速免费,每次能减免1000多元,路上还省了不少时间。有机构以49吨重卡为例进行的测算显示,若减免全部高速通行费,燃料电池汽车单位运输成本可降低25%。

  除了高速免费,更多支持氢能车上路的政策在推出。广东省6月底发布广湛氢能高速示范项目实施方案,提出放宽水产品、生鲜肉类、果蔬燃料电池配送车辆进城时间和通行路段限制,给予限时免费停车政策;四川省拟在全省范围内放宽氢燃料电池车辆市区通行限制。

  规模扩大,应用场景增加

  在政策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因素推动下,氢能车推广应用正取得成效。

  “公司有20辆氢能车,因为奖补政策一年可省下通行费200多万元,这让我们更愿意使用氢能车。”内蒙古融和互生物流有限公司车队长曹晓晓透露,公司计划再新增100多辆氢能车。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介绍,山东大力开展氢能示范应用,在交通等领域取得一定进展,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2041辆,居全国第四;建成加氢站38座,居全国第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8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8%、25.5%。另据统计,目前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约2万辆,居世界前列。

  氢能车规模持续增长,应用场景有哪些?

  8月12日,四川省首批氢燃料电池市政洒水车在成都投用。荣创新能副总经理谈剑钊表示,此次投用的4辆车是荣创新能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品在氢能公路交通领域的创新应用,可实现加氢15分钟、续航400公里,具有无污染、低噪音、驾驶体验更舒适等优点。

  据四川省交通运输厅统计,包括市政车在内,目前四川推广应用的氢燃料公交车和物流货运车等各类氢能源车辆超600辆,其中成都、攀枝花、德阳、内江、资阳、凉山6市(州)已开通氢能公交车运行线路。

  专家介绍,氢能汽车是以氢为燃料的汽车,与纯电动汽车都属于新能源汽车。二者相比,纯电动汽车在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领域优势明显,氢能汽车由于其加氢速度快、低温损耗小、动力强等特点,目前主要发展方向为大型商用车领域,例如公交、长途重型卡车等。

  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7月份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燃料电池示范车辆已突破1万辆,主要场景集中在物流配送、通勤客运、冷链物流等场景,其中重卡物流应用规模最大。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卢琛钰认为,冷链物流车、49吨牵引车、31吨自卸车等商用车是目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上推广效果比较好的车型,未来还有一定需求。

  “上路跑”仍面临挑战

  氢能车推广应用在提速,但“上路跑”仍面临不少挑战。

  成本高是其一。“氢能车开起来挺有劲,续航也够长,但成本不低。”在物流货运行业干了10多年的张师傅去年开上了公司新采购的氢能货车,“不管是跟传统油车还是电车比,氢能车在初期购车成本和日常加氢费用方面都不算便宜。”

  据有关机构测算,由于氢燃料电池发动机较贵,氢能汽车售价一般能达到同类型燃油车的2到3倍。另外,目前不少加氢站的氢气价格在40—60元/公斤,市场分析认为这一价格需降到25—35元/公斤才有较强竞争力。

  加氢难是另一个问题。“我们的日常运输路线上没有加氢站,每次为了加氢得从城东跑到城西。”四川宽窄智慧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何旭说,好在目前往返两地时都能拉到货,算是顺便加氢了。

  从规模看,中国加氢站的建设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23年底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450座,居全球第一。但市场认为这一规模与实际需求相比还有待提升。在首建投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王嘉宁看来,与广泛分布的传统加油站及快速发展的电动车充电设施相比,加氢站数量还比较有限,成为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让氢能车更好跑起来,各方在积极行动。2020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2021年,41个城市启动示范工作。去年底,《共建中国氢能高速行动倡议》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发布,建议推动加快构建氢能高速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加氢站,优化运营成本。

  专家分析,目前氢能车上路的确还存在成本较高、加氢站少等问题,但从趋势看,多方正合力推动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有关调查显示,经过两年多示范应用,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已降低至2000—2500元/千瓦,较示范前下降80%以上;电堆、空气压缩机、氢气循环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80%;加氢站数量不断增加,一些地方加氢站氢气价格已降至每公斤二三十元。

  最近,各地继续出台新举措。江苏提出,加快推进车辆领域示范应用,到2027年建成商业加氢站100座左右,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量超过4000辆。广东发改委、广州工信局6月和8月接连发文,提出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导广湛高速沿线统一加氢价格,示范期内销售价格不超过35元/公斤;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攻关、氢燃料车型研发和产业化。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对照中国纯电动汽车从孕育到高质量发展的历程,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比纯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滞后约10年,正在进入应用成本快速下降的成长期。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到2035年氢燃料电池车保有量有望达到100万辆左右。(邱海峰)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民间投资实现增速,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2025-04-22 09:14
胡大刚介绍,苹果果实硬度是影响果实耐贮性、运输性、货架期和消费者偏好的重要品质性状。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苹果采后保鲜技术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其他园艺作物的品质改良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2025-04-21 10:1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