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接单忙建造快 造船业抢抓绿色智能新机遇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接单忙建造快 造船业抢抓绿色智能新机遇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9-03 09:45

  一边是智能制造有序推进,近期一批系列船项目收官,建造周期屡创历史纪录,另一边是拿下全球超七成订单,排期已到2028年以后,而且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比不断提升……今年来,我国造船业驶出一条向上增长曲线,含绿量、智能化不断提升。展望未来,加速布局绿色智能赛道已成大势所趋。

  连日来,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的船坞里一派繁忙,1618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正在进行坞内搭载,有望在10月份出坞。

  “目前我们在开足马力赶订单,之前天气热的时候都是调整到晚上工作。”扬州中远海运重工有关负责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1-7月完成开票销售超48亿元,同比增长41.8%,共交付船舶14艘、118.5万载重吨,已完成年度交付任务的77.8%。目前,在手订单46艘、650万载重吨。

  海运是全球货物贸易的生命线,造船业被称为“经济风向标”。中国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中国出口船舶3470艘,同比增长28.3%,出口额244亿美元,同比增长79.7%。

  订单旺盛,与全球造船市场的周期性复苏紧密相关,也有赖于我国造船实力的提升。

  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造船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值,我国这三大指标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4年居世界第一。今年上半年,我国造船完工量达到2502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达5422万载重吨,手持订单量为17155万载重吨,三大指标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5%、74.7%和58.9%。

  近日我国船企签单、交付更是捷报频传:中远海运重工24188标箱系列集装箱船收官、黄埔文冲3000TEU集装箱船提前4个月交付、大船集团签订10艘油船订单、长宏国际签订12艘19000箱双燃料集装箱船订单……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技术创新,船型研发与设计能力显著提升,已经具备承接世界所有主力船型的能力,具有自主可控且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建立现代化的造船模式,智能制造有序推进,建造效率稳步提升。”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王俊利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就在8月27日,广船国际为国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交付第5艘化学品/成品油船,该船较合同期提前3个月完工交付,创造了广船国际油船建造新纪录。今年广船国际汽车运输船平均关键周期较去年同比缩短约29.8%、大型集装箱船平均关键周期同比缩短约21.2%。

  更高的技术水平,更短的交付周期,带来的是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从目前我国的造船订单来看,集装箱船、滚装船、散货船、LNG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船型占比高,引领了市场的增长,这也是实现盈利的重要因素。”王俊利透露,大部分国内骨干船厂目前订单都已排到2028年以后。他判断,今年中国造船业的指标将优于去年,接单量可能超过70%。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世界船舶工业的发展已进入新阶段,主要造船国家都把重心聚焦在绿色、智能转型两大方向。

  “今年的船舶订单中,大部分为LNG/燃油双燃料绿色环保船型,节能环保型船舶同比大幅提高。”广船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公司先后完成31项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完成了船用节能装置等多项配套装备的自主研制。

  在绿色动力船舶方面,扬州中远海运重工也斩获颇丰,目前公司在手相关订单有21艘,其中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系列船已完成设计,处于连续建造阶段,首制船计划2025年上半年交付。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我国造船业新接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国际份额达到71.7%,并实现了对主流船型的全覆盖。

  下一步,中国船舶业该如何发力?王俊利建议,未来要加大创新力度,增强船舶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的配套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同时,提升自主设计能力,提高制造的效率和水平。此外,进一步加快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扬州中远海运重工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抢抓绿色化产品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两个“新赛道”,不断进行智改数转,船舶产品已经全面涉足新能源产品。目前甲醇双燃料325VLOC和甲醇双燃料阿芙拉油轮等绿色船型处于设计阶段。此外,公司正在积极开展低碳船舶技术应用研究,包括国产永磁抱轴式轴发、空气润滑减阻装置、风翼/旋筒风帆、上建减风阻技术等。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关键核心技术和船型研发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推进船舶产品向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同时围绕价值创造,大力推进精益管理,智能制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广船国际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王璐 实习生 陈慧婷)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