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届生物医药产业临空发展大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功召开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首届生物医药产业临空发展大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功召开

来源:大兴临空2024-09-02 11:27

  8月31日,“首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临空大会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跨境优势资源利用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理委员会、中国疫苗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由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廊坊)管理委员会协办,由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供应链分会、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合保税区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得到了北京市协同发展服务促进会、中关村人才协会的大力支持,来自药品监管、海关、科委、商会、科研单位、检验机构、临床研究机构及生产医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2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

首届生物医药产业临空发展大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成功召开

  本次大会主题为“面向国际、链接全球”,主要包括投资环境推介、政策解读、专题分享、圆桌对话等多个环节,旨在通过政策解读、专题研讨、对话交流等方式,围绕临空经济区跨境资源优势、助力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创新、提升进出口便利化程度、监管协同与创新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生物医药企业搭建良好的政企沟通和行业交流平台。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丁章春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发布的《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中,也强调要深化京津冀医药产业协同发展,推进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建设,强化规划、政策、要素协同,建设产业廊道,增强上下游协同合作;探索建立药械监管跨区域协同、标准统一的长效合作机制等措施。这些将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带来重大机遇。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既是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空经济区的重要抓手。在各方支持与积极参与下,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优质资源不断集聚,生物医药产业正成为临空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全国首个跨省级行政区建立的临空经济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有目前世界上规划体量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航空枢纽,叠加了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中关村科技创新、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等各项优势政策。期待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能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统筹推动临空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在区域内集聚,不断提升临空经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水平。为将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打造成为省际交界地区一体化发展典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理委员会主任张华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地跨北京市、河北省,是跨行政区合作发展的重要区域,定位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依托目前世界上规划体量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际航空枢纽,集成了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等各项优势政策,实现了对外开放平台空间和政策上的多重叠加,将打造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平台。生物医药产业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京津冀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临空经济区产业的重点布局领域。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围绕战略定位和产业规划,以打造生物医药千亿级产业集群为重点产业发展目标,不断完善生命健康产业载体,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建设了一批极具吸引力的项目,国际生物医药园、再生医学园、医疗器械园、生命细胞港、国药供应链中心等重点项目逐步投运。下一步,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提升该区域对于生物医药相关企业、服务机构的吸引力,推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深化合作机制

  打造协同创新策源地

  生物医药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本次会议上,北京市药监局、北京海关和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共同研究大兴机场综保区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通关监管、政策创新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在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基础、提升医药贸易便利化、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交流合作机制等方面协同联动,助力大兴机场综保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联合管委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各自资源优势,共同促进资源开放共享、人才合作与培养,助力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综保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深入解读政策

  打造开放创新新高地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大兴机场综合保税区地处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腹地,地跨京冀两地,毗邻国际大型航空枢纽,具有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先天条件和政策创新独特优势。本次会议以上,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黄宝斌研究员对药品上市审评的注册检验规范及工作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两区办向参会者详细解读了北京药械监管领域“两区”政策。北京海关卫生检疫处许文燕副处长带来了特殊物品的检疫准入、风险评估、检疫审批、检疫和后续监管等内容。北京市科委医药健康处对《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陶立波解析了药品集采政策的发展演变,并分析了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影响。

  聚焦国际发展

  打造临空药械集聚地

  生物医药产业覆盖范围广、产业链长,关系国计民生,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孟冬平分析了中国生物医药国际化发展与趋势,解析政策环境,从全球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态势与特点,到产业链加速重构与全球大变局,用全球化思维诠释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如何科学制定海外发展策略。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韩晓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员黄旸木、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龙、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质量委员会主席孟伟宁等特邀嘉宾从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创新药出海、创新药全球研发、中国疫苗企业出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8月30日,“临空经济跨境优势资源利用战略研讨会”在临空经济区召开,会议围绕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药品监管政策、生物医药产业“保税+”、应对美国生物技术优先系列法案、核药供应链管理与创新等内容展开,重点对充分利用大兴机场综保区跨境资源优势,保障临床急需药物的可及性展开对话与交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积极争取政策赋能,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新发展临空经济区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样板。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