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四川积极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四川积极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

来源:人民日报2024-07-29 09:41

创新产品 优化模式 完善机制

四川积极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

  奶牛场里,“哞哞”声此起彼伏……走进新改建的奶牛场,四川眉山青神县裕丰园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军打开自动喂料系统,精品饲料随着传送带输送给每头奶牛。

  然而,在去年准备新改建奶牛场时,资金不足问题让施建军犯了难。关键时刻,银行的一笔“智慧畜牧贷”帮了大忙。

  “智慧畜牧贷”是四川积极构建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四川大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在眉山市全域以及省内14个县市开展试点。截至今年5月末,四川全省涉农贷款余额3.06万亿元,同比增长13.76%;眉山市涉农贷款余额1342.33亿元,同比增长17.2%。

  创新金融产品——

  破解抵押贷款难题

  对于养殖户,创新活体抵押模式——

  在青神县养奶牛多年,施建军是远近闻名的养殖能手。去年,他计划扩建养殖场,需要一笔贷款支持。但由于养殖场的主要资产是奶牛,按照以往的贷款政策,无法抵押贷款。

  去年12月,农业银行眉山市分行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施建军的经营状况并向他介绍了“智慧畜牧贷”。“这类贷款依托‘智慧养殖+活体抵押’模式,让奶牛活体抵押成为可能。”得知消息后,施建军迅速在银行工作人员指导下填报了申请材料。

  “今年1月25日,300万元抵押贷款已经打到了账上。”施建军说。利用这笔资金,他很快引进了自动喂料系统。“瞧,现在我在办公室里就能掌握养殖场情况,控制自动喂料、刮粪等。”在养殖场办公室,施建军向记者展示自动喂料系统的运行情况。

  除了“智慧畜牧贷”,四川试点区域还推动银行机构创设“天府粮仓贷”等金融创新产品,解决种植养殖行业的抵押贷款等难题。

  为促进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区域还推出了“强村贷”等金融产品,不需抵押物,只需看金融流水,助力农业产业多元发展。

  在青神县兰沟村,村党委书记赵小建忙前忙后,张罗着游客到农家乐就餐。“接下来,我们还要新建一个乡村酒店,由村集体经济投资入股,游客以后来兰沟村旅游住宿就更方便了。”赵小建说。

  2022年,兰沟村改造餐饮店风貌,一度面临资金难题。如果向银行贷款,村集体经济又缺少有效的抵押物。

  获悉情况后,农行眉山市青神县支行送来了“强村贷”产品。“强村贷”是农行主动联系四川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为贷款进行担保,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贷款客户金融流水明细等信息进行审批,测算流动资金需求量,为贷款客户提供授信。

  “不到一周,50万元的‘强村贷’资金就打到了村里的账上。”赵小建回忆,贷款到位后,村里的餐饮店风貌改造很快完成。“有了之前的‘强村贷’授信,第二次贷款,3天就办理完了。”赵小建说。

  依托“强村贷”“惠集贷”等金融产品,2023年眉山共为4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放贷款4367万元。

  优化金融模式——

  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保险保障不断强化,覆盖面持续扩大——

  去年9月,临近收割,田里却突发大风,眉山市东坡区永丰村种粮大户王敏家的稻田里有不少秧苗倒伏。打电话向保险公司报备事实,很快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到田里定损。结合倒伏面积,定损情况也很快进入赔付流程。“一个月后,保险赔付就到了账上,足足有2000多元。”王敏说。

  建设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以来,四川积极创新金融模式,强化保险保障,持续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2023年,眉山市东坡区和仁寿县全部实施三大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全市三大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82.63%。“2023年,我们的三大粮食作物投保面积111.28万亩,投保户28.85万户,提供风险保障金2.5亿元。”眉山市农业农村局计财科科长李志萍介绍。

  优化贷款流程,服务效率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推广“农交所+”模式、升级“担保+”模式,金融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效率持续提升。

  计划改造升级民宿,却没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无法办理抵押登记。在眉山市洪雅县,成都农交所眉山产权交易有限公司、银行、瓦屋山管委会共同推出“农旅融合创新贷”,将民宿经营权流转处置部分环节前置后审批发放贷款。

  “我们提前介入,与业主签订民宿经营权质押协议,将资产流转处置部分环节前置,再由农业银行审批发放贷款,解决了民宿资产变现难、银行第二还款来源缺乏的问题。”成都农交所眉山产权交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丰富担保模式,缩短业务办理时效——

  家庭农场里,显示屏上,秧苗生长的气温、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在位于眉山市彭山区的粮香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程淋正忙着采购今年的化肥、农药等物资。农场种植有900多亩水稻,每年,王程淋要购买价值数万元的农药。

  “这不,利用去年的‘惠农担·支农贷’的贷款,采购了这批农药,后续还要采购一批化肥。”王程淋说,去年,农场享受了新推出的担保模式,很快就拿到了农资贷款。

  丰富“银担”合作模式,四川试点区域推出“惠农担·支农贷”,对农业主体实行“零担保”费率,以财政奖励代替政府资金风险,以机构审核代替部门审核,业务办理时效由14天缩短至5天以内。目前,眉山全市政策性农业担保在保余额11.91亿元。

  完善金融机制——

  建设良好信用环境

  开展预授信,建设乡村良好信用环境——

  瞧着秧苗,王敏如今已没了种植资金不够的困扰。为何?“现在我们村是信用村,我也是信用户!”现在有了预授信的王敏,有需要时向银行申请贷款,资金很快便能到位。

  原来,四川在试点区域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乡村良好信用环境。在眉山,当地通过对“信用镇”“信用村”“信用户”进行认定,金融机构对更多涉农主体建档立卡、开展预授信。以王敏所在的永丰村为例,农行眉山分行将该村认定为“信用村”,为533户农户建档,预授信额度达到5260万元,解决村民种粮、物资采购等后顾之忧。

  选派业务骨干,推进乡村金融人才振兴——

  刚从眉山市东坡区相关部门挂职归来,农业银行眉山东坡支行副行长刘铮铮对惠农服务又有了新感受。挂职期间,刘铮铮为农户们做了不少“小事”。

  村民李小菲在东坡区流转了1100多亩土地,发展稻菜轮作产业。想要扩大生产规模,无奈缺少资金。当时正在东坡区农业农村局挂职副局长的刘铮铮了解情况后,迅速联系了农业银行眉山东坡支行的同事,为李小菲介绍“粮农e贷”的贷款政策。

  “这种贷款是专门为咱们种粮大户准备的。”在李小菲家中,刘铮铮耐心讲解了贷款流程和政策。很快,李小菲便申请到了贷款。

  试点期间,四川积极推进乡村金融人才振兴,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在眉山,农行眉山分行先后选派2批业务骨干服务乡村金融。

  设置金融综合服务站,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叮咚”,刷卡完毕,一笔款项转账成功。在青神县高台镇傅塘村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瑜彬正指导前来转账的老人完成转账业务。乡村老年人也有金融服务需求,但他们却大多面临腿脚、交通不便等困难。“老年人也不太会用手机银行,遇到取现或转账等需求,只能到处找人求助。”罗瑜彬说。

  2021年起,青神县开始在各行政村设置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由农村信用社聘用村委会工作人员担任服务人员,满足村民取款、转账等各项需求。“我们农信系统打造了‘政务+村务+金融+物流+电商+通信’的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可以满足村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各项需求。”青神农商行高台支行经理陈婉遐说,目前全县已有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近30个,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大大提升。(王永战)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