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来源:中宏网2024-07-24 16:48

  中宏网北京7月22日电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7月22日,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中宏论坛第五十一场在线研讨会圆满召开。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刘晗应邀出席论坛并作了主题发言。

  以下是刘晗的发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擘画了蓝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全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系统部署,强调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需要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于促进先进生产力质态的形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以新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实现生产力质量能级的跃升。一是着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北京、上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六大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的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增长极,汇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等主体的力量,凝聚科技资源,推动成果转化,辐射带动邻近地区科创能力水平的提升。二是聚焦核心技术进行攻关突破。构建科技原创力矩阵,瞄准类脑科学、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重点攻关,以点的突破带动面的发展。三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的利用。加强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依托西部、东北、中部地区在土地供给、能源供应、场景提供等领域的比较优势,吸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科技资本投入和科研人才入驻。四是加快科创领域开放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强化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通过内外双向开放水平的提高,厚积科技创新资源。五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演进。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同频共振,实现新技术与新产业的同向匹配,将高技术蕴含的能量注入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助推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

  第二,以生产力要素活力激发构建先进生产力质态。通过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发展蕴含新技术的劳动资料,探索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构建先进生产力质态。一是培育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借助教育强国建设的有利契机,以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引领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加强高精尖技术人才的培育力度,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培育一批紧跟科创前沿、富有创新能力、善于成果转化的技术创新人才。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各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职业培养计划,加强就业创业人员培训力度,重点提高劳动者运用数字化劳动工具开展生产活动的能力,同时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加大对国际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外引内培相结合,推动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全方位提升。二是发展蕴含新技术的劳动资料。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领域的前沿创新成果,加大数智生产线、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设备等新型劳动工具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加大信息系统集成设备、信息处理和存储介质、应用软件等集大数据、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劳动资料的积累,依托嵌入数字技术的劳动资料的深度应用,进一步提高服务行业的数字化水平。把农业无人车、农业机器人、智能收割机等新质劳动资料投入到有条件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乡村加工园区,逐步推动标准化、自动化生产线和物联网等新质劳动资料的引入。通过让智能、高效、安全、环保的劳动资料为具备高素质的劳动者所使用,全面提高生产力水平。三是探索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基于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算力开发等方面的创新突破,探索利用深地空间、动植物种等尚未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介质,把未被利用的深地资源、生物资源作为新的劳动对象,通过高素质劳动者的实践活动,创造能够服务于生产和生活的新产品。捕捉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形成的数据资料,通过把数据作为劳动对象进行解构与分析,在直接创造数字经济价值的同时,又将这些数据与其他新质劳动资料相结合,进一步培育和强化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可以把乡村闲置土地作为劳动对象,加大对特殊地形地貌的开发,借助山地特有的气候条件,发展立体农业,种植特种经济作物,获取经济价值。

  第三,以特色优势产业来建构新质生产力承载体系。立足不同地区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差别化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建构新质生产力承载力体系。西部地区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把旅游等服务业打造成区域支柱产业,探索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利用广袤土地空间优势,统筹安全与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新质能源、新型矿采等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东北地区逐步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多业并举的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重点打造风电、光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基地,在森林经济、冰雪经济、海洋经济中,探索和发展新产业和新业态。中部地区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产业承接转换的枢纽地带,建设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东部地区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新一轮科技变革赋能先进制造产业发展,做强做优绿色低碳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产业体系。

  第四,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抓手,促进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区域间的有序流动,实现在地理空间上的优化组合,从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助推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层次。一是以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发挥高素质劳动者的能力。通过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建设,实现更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更高技术的劳动资料、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二是以统一的技术和产品市场促进新型劳动资料合理配置。通过健全技术与产品市场,强化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促进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生产设备在区域间的合理流动,提升蕴含高技术的劳动资料的配置效率。三是以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市场实现新劳动对象的拓展延伸。通过加快培育统一的数据和信息市场,为泛时空性、强渗透性、广延展性的劳动对象,突破时空场所和工作场域界限,被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以更好地作用,进而形成新质生产力,创造实现条件。

  第五,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步伐。借助大规模设备更新的有利契机,依托科技创新驱动,促进劳动资料朝着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提质升级,带动劳动者、劳动对象沿着先进生产力质态的要求演进,加快新质生产力培育步伐,助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快智能化劳动资料的更新步伐。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加强智能化劳动资料在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劳动工具的科技含量,增进生产效能。二是促进绿色化劳动资料的更替应用。重视绿色化劳动资料在生产活动中的更替应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三是推动数字化劳动资料的迭代升级。加强数字技术在劳动资料中的融入,以数字化劳动工具的研发创新与运用推广,实现劳动资料的迭代升级,助推生产力水平发展。四是带动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的匹配发展。促进劳动资料向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方向更新迭代的同时,重视对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加快对新型劳动对象的探索,更好地匹配高技术劳动资料,优化提升生产力诸要素的组合效能。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金秋“丰”景喜人

  • 多彩活动迎国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整体跃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技术进步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2024-09-26 10:23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在播种孕育的过程中,奔走在各地的科普大篷车、深入乡村基层的科普教育活动和服务平台,正不断赋予齐鲁大地科学的神奇与美好。
2024-09-26 10:17
SDG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介绍,报告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人工智能算法对全球7个SDGs及中国227个可持续发展指标定量评估。
2024-09-26 10:16
从黄大年到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无数教师在中国大地上延续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2024-09-26 10:12
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落成八周年之际,“中国天眼”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25日在贵州省平塘县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
2024-09-26 09:21
大模型对未来10年—20年影响长远,做好积累‘后发先至’也是好事。
2024-09-25 12:39
9月24日10时31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海阳附近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天仪41星、星时代-15/21/22卫星、驭星二号05星、复旦一号卫星、天雁15星和吉天星A-01星共8颗卫星发射升空,
2024-09-25 04:20
纵观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规模成长迅速,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逐年提升。
2024-09-25 09:29
“模型崩溃”是今年7月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的问题。熊德意解读称:“真实的人类语言数据,其分布通常符合齐普夫定律,即词频与词的排序成反比关系。
2024-09-25 09:26
现代生物育种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培育性能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新一代育种技术,是种业强国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
2024-09-25 09:24
许振超是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1984年,青岛港顺应集装箱装卸运输趋势,组建集装箱公司,许振超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集装箱桥吊司机。
2024-09-25 09:2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
2024-09-25 09:04
9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北京泰尔英福科技有限公司合办,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和中国生产力促进协会数字经济工委会协办的2024(首届)中国数字人大会——面向人工智能的数字身份体系研究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成功举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总工程师敖立发表致辞。
2024-09-24 16:26
当下,在国内高校中,学科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
2024-09-24 09:59
未来颠覆性技术,特别是食品合成生物学技术将重新定义食品行业,引领行业发展潮流,改变这个行业的市场规则,而我们应该积极迎接这样的改变。
2024-09-24 09:57
这些发现或有助开发实用的室温超导体,并可理解量子气体模拟——一个结合量子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重要领域。
2024-09-24 09:53
张甘霖的学生、土壤所助理研究员杨顺华说,这种执着的精神,深深影响着年轻一代的科研人员。
2024-09-24 09:50
《三体》成为世界走近中国的一份路引,更是展现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国际文化传播中,“内容为王”仍然是基本法则。
2024-09-24 09:42
“三项改革”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高校老师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路演现场,迈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重要一步。
2024-09-24 09:28
黄河孕育了千年文脉,是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涵养中华文明的重要源泉。打造数据中心、讲好黄河故事,有利于全景式呈现黄河文化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
2024-09-24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