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多路资金加快下达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支撑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多路资金加快下达 三季度基建投资有支撑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7-04 09:46

  多地近日公布三季度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计划。专家表示,三季度专项债发行有望迎来高峰,随着专项债、超长期国债等资金投入使用,预计项目将在三四季度陆续开工,为三季度以及下半年基建投资提供支撑。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特别是新增专项债完成限额进度明显延后。据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1-6月累计新增地方债发行18259亿元,仅完成新增额度的39.5%。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4935亿元,发行进度为38.3%,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59.0%。

  专家表示,鉴于上半年地方债发行进度偏慢,且地方债在四季度发行可能会影响资金在年内的使用进度,三季度地方债发行将明显提速。

  近期,多地已在加快部署地方债发行工作。记者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梳理发现,截至7月3日,共计有31个省份、计划单列市披露了今年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计划。其中,黑龙江省三季度将发行新增债券483.3151亿元,包含新增专项债券302.2054亿元。大连市三季度将发行新增债券97亿元,包含新增专项债券91亿元。

  “从各地公布的发行计划来看,三季度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高达196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6053亿元;加上10676亿元地方债到期规模,预计三季度地方债发行规模在3万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00亿元。”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说。

  从新增专项债募集资金用途来看,基建领域仍是主要发力点。数据显示,1-6月发行的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68.4%,虽然比1-5月回落2.4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全年高5.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较高水平。细分投向中,排名前三位的依然是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铁路轨交,占比分别为35.5%、15.3%、11.9%。

  除了政府专项债,超长期国债、增发国债等资金也在加快落地使用,为基建投资提供支撑。

  财政部日前介绍,截至6月14日,已发行4期次超长期特别国债共1600亿元。下一步,将结合“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建设需要和债券市场情况,合理把握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表示,在前期开展工作基础上,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去年增发1万亿元国债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在6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5月末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0%。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7%,增速比全部投资高出1.7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

  温彬表示,随着三季度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将支撑基建投资较快增长。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也表示,从当前专项债发行来看,财政已有发力之势,加之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以及项目储备充足,将有力支撑基建投资项目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和新基建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季节性因素,各地重大项目将继续呈现签约、开工、投产持续发力推进的局面。(汪子旭)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