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繁星计划”发布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繁星计划”发布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来源:光明网2024-06-27 17:32

  为进一步引金融“活水”浇灌民营经济,中信银行全新出台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以建立健全金融服务民企的长效机制为目标,以助力民营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核心,持续强化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升级、模式创新,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聚合产、学、研专家,探讨助力民企发展新思路

  近日,中信银行打造《中信银行民营经济信新谈》栏目,邀请民营企业与一众产、学、研专家,聚焦金融如何助力民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满足绿色企业日益增长的复合型金融需求,如何助力民企“扬帆出海”等问题,共同探索金融机构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新方向。

  在节目中,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泽彩表示,“今天的民企面临最大的一个考验,仍然是通过科技创新来加强自己的竞争力。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增加研发投入,要不断地在研发上强化自己的竞争力,企业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可能,金融机构要理解民企的变化,要形成一些长期的产品支持,民营企业才会更加放心去做科技创新。”

  为助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激发民营企业内生动力,中信银行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全面启动科技金融业务,构建服务民营科技企业的总分支贯通的敏捷组织,并以中信银行积分卡审批、科技人才贷、上市接力贷、股权激励融资、科创企业个人信用贷等创新产品为核心,分层精准支持不同阶段的民营科技企业,提升民营科技企业的授信可获得性。

  以“繁星计划”为媒,助力民企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信银行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出台三大重点举措,包括“深耕五大赛道、落地三大助力体系、践行一大助力行动”,以期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服务方案,并持续探索符合民营企业经营规律、生产周期和行业特性的金融服务,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企质效。

  “深耕五大赛道”是指做好普惠金融,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做强科创金融,聚焦构建专业化、可持续的科技金融体系;做优先进制造业,优先配置先进制造业信贷资源;做深供应链金融,积极构建供应链金融生态体系;做大跨境金融,全面助力中小外贸民营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而“三大助力体系”则核心围绕切实解决民营企业经营中的痛点和难点。其中,第一大助力体系围绕融资降成本、经营提质效、发展加速度三大关键点,持续为民营企业“输血”,包括扩大产品供给、覆盖企业多层次融资需求、深化“中信大协同”模式,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和非金融综合服务,以及打造“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离岸贸易”全链条服务,支持外贸型民企开展跨境贸易。

  第二大助力体系则从贯通发展主线出发,助力民营企业产业链融合发展,在实施路径上,中信银行将重点通过“一链一策一批”的模式,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服务穿透链主企业上下游的批量民营企业融资需求,惠及链上中小微民营企业。

  第三大助力体系连线成面,全面助力民营经济区域协同发展。目前,中信银行已经构建完成“区域协同”的服务机制,秉持“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理念,向民营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繁星计划”积极践行助力民营经济“进万企”行动,通过走进小微民营企业、走进“专精特新”小巨人、走进特色产业链集群、走进科创企业与产业园区、走进“链主”企业、走进外贸民营企业,真正做到政策送上门、服务送到人,确保优惠政策、金融服务切实触达民营企业。

  与企业面对面,探索银企共生发展新方向

  中信银行还邀请了九牧集团、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昆科技”)等一线民企代表,就银企如何共生、共长进行了深度讨论。对此,智昆科技首席财务执行官刘泽鹏表示,“中信银行的系列支持举措,不仅能让最核心的资金需求得到高效满足,还让公司对接到了更多以前难以触达的资源,进而推动整体业务实现快速发展,双方作为伙伴,将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

  中信银行助力民营经济“繁星计划”,还将在创新科技、达成双碳目标、拓展新质生产力以及助力民营企业“走出去”等方面持续贡献“中信价值”。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之于中国经济,犹如点点繁星,是中国经济的底气,更是中国经济的韧性所在。未来,中信银行将进一步打好“组合拳”,推出“硬举措”,聚力赋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民企伙伴向新向前向远,助力万千“繁星”,汇聚璀璨星河!(王姗姗)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