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26 09:22

2023年度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日益成熟定型

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 全力护航高质量发展

  6月25日,受国务院委托,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表明,各地区各部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报告指出,全面整改、专项整改、重点督办相结合的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日益成熟定型,审计工作“下半篇文章”更加权威高效。截至2024年4月,针对2022年度审计查出问题已整改1.07万亿元,制定完善规章制度2840多项,追责问责2820多人。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审计署将跟踪督促,年底前报告全面整改情况。

  提升财政政策质效,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

  报告显示了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审计部门重点审计了税务和海关部门组织财政收入、转移支付和投资专项管理、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央决算草案编制、地方债务管理等5方面情况。

  2023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107416.7亿元、支出总量149016.7亿元,赤字41600亿元,与调整后的预算持平;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417.54亿元、支出5744.42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63.59亿元、支出1495.16亿元;中央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054.26亿元、支出3106.73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9.71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管理分配中央财政投资6800亿元,其中安排中央本级支出1800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5000亿元,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和生态文明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等7个领域。

  审计发现,这方面存在转移支付体系仍不够健全完备、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中出现偏差、中央决算草案编制个别事项不准确不细化、地方债务管理不够严格等主要问题。

  报告显示,审计部门重点审计的41个部门及所属346家单位2023年收到财政预算拨款5824.04亿元,此次发现各类问题金额226.26亿元。其中部门本级36.29亿元(占16%),所属单位189.97亿元(占84%)。

  审计建议,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财政收入方面要完善部门数据共享,堵塞制度漏洞,巩固好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财政支出方面要着力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转移支付功能定位,避免不同渠道交叉重复安排;严格绩效评价及结果运用,更好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更好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专项债券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投资效率较高的地区倾斜;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各地区各部门要专门制定相关办法,把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作为财政长期方针,继续严格精简压缩节庆论坛展会,实行总量控制、备案管理。从紧安排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报告显示了重大项目和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情况。审计署有关负责人表示,审计机关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注重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开展民生审计,注重从就业、教育、食品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审计切入点。通过揭示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整改、严肃问责,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为人民群众办成一批可感可及的实事。

  在重大引调水工程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中的8个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运营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工程立项脱离实际规模偏大;节水与运营维护管理不到位,影响工程良性运行。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13省份159县级行政区2021年至2023年8月补助资金231.37亿元,占抽审县级行政区同期补助总金额的91%。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补助资金管理使用较为混乱,有的被直接挪用,有的被变相挤占,有的被串通套取;部分供餐单位违规经营;餐食采购招标和供餐监管等不够规范严格。

  在就业补助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193个地区的就业补助资金35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613亿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补贴资金发放不精准;部分劳务派遣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

  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11省份73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抽审帮扶项目4232个、资金479.21亿元,走访4187户。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防止返贫监测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未兜实兜牢;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关举措未落实或效果不佳。

  在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16省份46县级行政区的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情况,涉及项目1.81万个,资金1439.02亿元,发现各类问题金额135.85亿元(占9.44%)。审计发现存在一些村庄规划与实际不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薄弱环节、未全面落实财政投入保障政策等主要问题。

  在畜牧水产品稳产保供相关资金审计方面,此次重点审计了农业农村部和14省份50个地区生猪和水产品稳产保供情况,涉及项目2052个、资金362.26亿元,走访1910户。审计发现存在部分地方生猪产供存在风险、部分地方水产品稳产保供基础薄弱等主要问题。

  审计建议,切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大对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的帮扶力度;深化劳务派遣行业整治,督促地方严格落实日常监管等责任。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当地实情科学规划村庄建设,落实好财政投入责任,尽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用心用情用力落实好暖民心行动,督促地方压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主体责任,确保每一分钱都吃到学生嘴里;兜实兜牢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严格落实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各项举措,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承包、集体资产收益等财产权益。牢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确保食品安全。

  推动国企做强做优主业,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报告显示了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在部门预算执行、国企国资、金融、经济责任等审计项目中,审计部门持续关注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情况。

  在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截至2022年底,审计的22户央企账面资产总额11.67万亿元,负债总额7.6万亿元,国有资本权益2.06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65.12%。审计发现存在会计信息不实、国有资产资金管理薄弱等主要问题。

  审计建议,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探索建立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制度,推动国企做强做优主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对国有资产损失流失风险,要督促健全细化“三重一大”决策和执行机制,对违规决策造成重大损失的典型问题提级追责、穿透治理。

  在金融企业国有资产审计方面,重点审计的12家国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60.43万亿元、负债总额47.48万亿元,净资产收益率0.78%到18.57%;还审计了4家重点金融机构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信贷数据不实,偏离服务实体经济定位;金融资源供给结构不够优化。

  审计建议,推动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提高重点领域“加”的成色,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领域。加大限制领域“减”的力度,督促商业银行尽快出清“僵尸企业”等保有贷款余额,避免信贷资金空转。督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好“主力军”作用,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

  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审计方面,结合部门预算执行、政务信息化建设等审计,重点关注了此类资产管理使用情况。审计发现存在基础性管理工作薄弱、违规使用和处置资产、政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存在短板等主要问题。

  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方面,此次对9名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对黄河流域8省份生态保护、15省份林业相关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不力,任务落实出现偏差;森林管护效果不佳,林木营造弄虚作假;传统能源管理不规范,新能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齐志明)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探寻辽上京遗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