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低空经济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低空经济加快基础设施“补短板”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6-24 09:28

  图为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福建南安分会场上的无人机足球赛表演。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低空经济行业迎来高速发展,今年前5个月,我们的产品销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在日前深圳举行的2024第八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从事无人机侦测反制设备研发的上海特金无线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姜化京告诉记者。

  从政策密集出台到各类低空航空器的密集发布、航线开通,2024年被称为中国“低空经济元年”。除了航空器厂家业绩爆发,各类提升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能力,保障低空交通安全顺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迫在眉睫。

  上海特金正是积极投入这一赛道的企业代表,其产品可以实现低空航空器的自动识别、定位、跟踪,并实施驱离、迫降或诱捕等反制。“订单需求非常旺盛,客户群体来自公安、机场、石油、石化、电力等各个行业。”姜化京说。

  低空经济实现大规模商用发展的前提,是要构建一个从地面起降到空中监管的立体低空安全交通体系。而除了地面通航机场建设的滞后,中国低空航空器数量和应用的爆发式增长,也使“黑飞”“乱飞”问题凸显,扰航、非法偷拍、跨境走私等事件频发。

  “首先是低空空管,各种飞行物鱼龙混杂,如何规划和管控是一个问题。另外是低空的航道监测,尚未有技术手段探测飞行物的状态。第三个是低空飞行器本身的感知能力,大部分飞行器没有装载防撞雷达和感知雷达,从而影响其避障和防撞能力。”在日前举办的2024民航数字技术及智能装备展上,广州辰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曹祥元说。

  辰创科技以机场跑道异物检测雷达切入低空经济赛道,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就是应用方向之一。“通航机场、临时起降点、地面服务站,这些区域从低空防御到周界防御,再到跑道检测,都需要用雷达进行感知和监测。”曹祥元说。

  赛迪顾问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低空经济存在“三层万亿”发展空间:第一层即促进低空飞行器制造发展;第二层即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低空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投资空间;第三层即服务模式延展促进空中交通运输发展、飞行体验促进消费变革等。

  各地也日益意识到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紧迫必要性。作为中国聚集无人机企业最多的城市,早在2018年,深圳就启动无人机飞行管理试点、试运行综合监管平台;民航局也于2019年推出中南地区通用航空飞行计划服务系统,覆盖中南六省。

  《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指出,加强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加强“军地民”三方工作协同,共同研究协调低空空域分类划设、飞行活动监管等低空融合飞行管理事项,支持广州、深圳等市先行先试。

  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提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的规定为其生产的无人驾驶航空器设置唯一产品识别码;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划设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等等。

  在姜化京看来,现阶段虽已开始对低空经济的飞行安全进行规范,但安全监管保障行为的实施依旧任重道远,未来还需结合低空雷达、感知避让、通信保障、信号防干扰、多机协同等技术进一步构建低空安全体系,在安全监管能力上从特定区域监管逐步转向跨区域多领域协同监管。

  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仍处于实践探路阶段,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全国通航管控服务体系、通航保障系统、通航机场等各方面的建设,未来如何打造经济生态闭环,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仍是关键。

  业内专家表示,推动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关键在5个核心要素,即“市场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政策是保障、技术是支撑、安全是底线”,建议通过5G网络、低轨卫星网、地面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对低空空域的有效、安全、合理的管控和应用,建立一体化、智能化的低空空域和低空经济管理架构;对于基础设施,国家可以考虑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引导国企及优质上市公司进行项目投资,完成全国通航管控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通航保障系统、通航机场的建设。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小峰建议,应立足市场需求,重点发展低空飞行、低空保障、低空综合服务等相关产业,打造以无人机为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推进无人化和智能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低空经济产业链龙头企业,强化自主可控,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完整生态。

  截至2023年年底,政府各部门共发布超过60个涉及低空经济产业的相关政策文件,支持和规范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涉及低空空域管理、通用机场建设、通航人才培养、场景应用等诸多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高远洋认为,低空经济发展,一方面要织就一张多层低空飞行网,以满足私人飞行、短途客货运输、低空观光、飞行娱乐等需求;另一方面,要建设形态各异、星罗棋布的通用机场、城市空中交通垂直起降场、航空园区、航空小镇、无人机基地等,保障通用航空器的起降和有效地承载低空经济产业。(王丰)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