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光伏行业或迎变局 企业向“新”而生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光伏行业或迎变局 企业向“新”而生

来源:经济参考报2024-06-14 09:59

  6月13日,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下称“SNEC光伏展”)正式开幕,规模再创新高。置身展馆,人潮涌动,外国面孔随处可见,企业竞相展示新技术、新产品。

  在这场被誉为光伏行业“风向标”的盛会上,变局、创新、突围成为被热议的关键词。多位行业领军人物认为,我国光伏产业处在重要转换期,行业或迎来大变局,技术革命性突破带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步发生。

  “时隔一年再见面,光伏产业变化两重天。”在SNEC光伏展前夕的全球光伏大会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2024 SNEC PV+国际光伏两会执行主席朱共山感慨道。

  去年至今,光伏产业正在变化中持续重塑格局。例如,在材料与制造端,大基地替代小基地、低能耗替代高能耗、高端智慧制造替代常规制造,曾经百花齐放的技术路线转为N型技术“一统天下”。

  “当前,中国光伏产业处在‘破茧成蝶’的重要转换期。行业正在经历的不是以往三五年一轮的周期性迭代,而是光伏业大变局时代来临之前的一场预演。”朱共山说:“现有市场错配反馈不影响产业高成长性趋势,光伏需求仍将维持高位增长,但增幅略有放缓,我们要坚定穿越周期的信心。”

  信心背后,创新是永恒的动力。近年来,光伏产业迎来科技、管理和碳链等环节的新一轮助推力量,催生了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强发电可靠性以及更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

  朱共山表示,唯有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创新,才能带来产业上限拓展和“内卷”生态改善。目前,光伏产业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光伏技术革命性突破窗口期来临,带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同步发生。

  展会上,多项全球或全国首发新产品与新技术亮相,企业“你追我赶”拼竞争力。例如,协鑫集团发布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协鑫碳链”管理平台,这是全球首条光伏碳链,将实现颗粒硅组件产品低碳足迹的可视化、可量化及可信化,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基于协鑫碳链的上链产品“SiRO”碳链数智化组件同步“官宣”,近期有望交付首笔订单。

  爱旭股份此次全球首发的新品——“满屏”组件最高功率达700W,转换效率突破25%。隆基绿能则针对不同场景打造差异化优势,推出全球首款别墅专用光伏组件,采用HPBC至黑电池,组件发电功率最高可达450W。

  隆基绿能副总裁张海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电池转换效率逼近29%的极限值指日可待。下一代钙钛矿叠层技术转化效率提升还有较大空间,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

  朱共山认为,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光伏产业迎来技术临界变革新范式,重要角色之一就是钙钛矿。2024年下半年,随着相关吉瓦级项目投产倒计时,钙钛矿即将实现“从0到1”的关键一跃。晶硅叠层组件是钙钛矿商用的第一步和突破口,未来效率有望提升到35%至40%以上,带动光伏度电成本从平价到低价再到超低价。

  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光伏行业发展的最大难点已不是成本,而是上网消纳问题,光伏深度嵌入新型电力系统是未来产业变局的趋势之一。

  近两年,新能源发展进一步提速,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超过11亿千瓦,同比增长约38%,消纳需求大幅增加。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光伏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光伏和电网的时间匹配性和空间匹配性问题需要解决,未来要站在电网系统的高度来做光储和整个系统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光伏将深度嵌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形成电网互济、源网荷储平衡发展、光储氢氨醇、光储充换算检云一体化的耦合新路径。”朱共山认为,“光伏发电+超超临界燃煤机组深度调峰+CCUS碳捕集”可实现减碳、增产、强网、稳电一体化。“沙戈荒风光储氢氨醇大基地+防沙治沙+特高压通道外送+零碳工业就近消纳”可为“四新一强”的新型能源体系探索路径。(王璐)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