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重塑汽车智能化路线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03 09:43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加速迈向智能化,而人工智能(AI)技术正是这场产业变革浪潮的引领者。在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带给用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好。

  制造提质升级

  5月8日,随着一辆磨砂纯灰色创新纯电动BMW i5驶出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大东工厂总装线,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不仅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也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东工厂冲压车间拥有业界顶尖的六序伺服万吨级冲压机,采用了行业首创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监测冲压车间零部件生产质量。”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说。

  据了解,这套永不疲劳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由宝马自主研发,不仅能跟踪检验生产线上每个零件,而且数据分析速度极快。仅需0.01秒就能完成冲压过程单张影像数据资料的分析,检测准确率接近100%,让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缝隙无所遁形,确保零部件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道工序。目前,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约100项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不仅给汽车生产管理提质,也在给汽车设计研发增效。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告诉记者,吉利运用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计流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寻找创意灵感;二是运用人工智能给消费者提供不同产品体验。

  “今天汽车造型设计研发已不再是单纯人力创作,而是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不过,针对“AI会取代设计师”的说法,陈政认为,人工智能是基于人而产生的,人工智能必须要人工干预才能发挥价值。

  智能驾驶进阶

  继特斯拉之后,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也开始OTA上车了。

  5月20日,小鹏汽车举办以“开启AI智驾时代”为主题的520 AI DAY(人工智能日)发布会,宣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面向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覆盖小鹏汽车所有在售车型。

  “AI智驾汽车具备3个核心特征,分别是主动学习、快速成长、千人千面。”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解释,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无限度规则的AI大模型,提高对复杂场景的理解、感知和数据决策能力。

  目前,小鹏汽车已拥有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具备车端、云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并通过OTA不断给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此前我觉得实现无人驾驶还要等好多年,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看不到完整的逻辑,我甚至认为可能需要另寻他路。”但当看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测试数据后,何小鹏改变了这一看法,“在数年内也许就会看到更强的无人驾驶,甚至迎来全无人驾驶时代”。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小鹏汽车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三网合一的深度视觉感知神经网络XNet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如同裸眼3D。对现实世界中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清晰识别静态障碍物的每个细节,使得感知范围提升2倍,面积可达1.8个足球场大小,精准识别50多个目标物。而XPlanner就像人类的小脑,通过海量数据时刻训练,使得驾驶策略不断向拟人进化,拥有老司机般的脚法,前后顿挫减少50%、违停卡死减少40%、安全接管减少60%。

  “今后小鹏的OTA将以月为单位进化,迭代速度将比手机还快。”何小鹏预测,到2025年,小鹏汽车要在中国实现类L4级辅助驾驶。为此,2024年小鹏汽车将在智能研发上投入35亿元,并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未来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

  据了解,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仅有感知环节采用神经网络,规划、决策、执行等模块仍依靠人工编写规则,但要解决极端工况下长尾场景问题,需编写的控制程序数量庞大,依靠人工面临较大挑战。而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模块化自动驾驶系统,将感知、决策和控制整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技术直接从输入图像数据到输出操作控制,更接近于人类真实驾驶模式。

  近年来,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也被重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大模型可重构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合成模拟场景数据、预测自动驾驶车队安全风险,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地。

  座舱体验提升

  “你好SIMO,关闭后备箱,关闭车门,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到26摄氏度,打开座椅按摩,播放我收藏的歌单,导航回家……”一连串超长指令输出,极越01全部精准识别,只需毫秒级短暂“思考”便完成了一系列操作,仿佛是驾驶员的超级私人助理。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计算及思考能力,并具备越来越“聪明”的自我成长能力,这集中体现在极越01车内的智能多模态交互。极越首席执行官夏一平告诉记者,与过去简单的“开窗”“关声音”指令型语言不同,极越01实现了“类人级”的语音交互体验。使用者可以与极越01“聊天”,即使一口气说十几个指令,座舱系统也能全部记住并执行,使用者甚至还能和它聊聊奥数题的解法。

  “我们不仅想要打造一台拥有情感和智慧的车,更希望将更好的智能科技出行体验带给更多消费者,让大家体验来自‘汽车机器人’的魅力。”夏一平说,“以后‘汽车机器人’会学习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你的喜好。”

  作为驾驶员及乘客最易感知智能化体验的空间,座舱传感器数量众多且空间封闭,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绝佳的应用场景。然而,当前智能座舱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智能座舱设计往往以单点功能为主,不同功能之间相互独立,用户体验不够流畅。另一方面,当前很多座舱大模型仅仅是将PC端或手机端的大模型APP简单搬运到车内,而非针对座舱场景专项定制。

  “由于手机和座舱在交互逻辑、显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样的机械式搬运难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认为,大模型上车后能将座舱各单点AI功能组合起来,并自动调用座舱软硬件资源,多模态大模型甚至能够实现人与车的多感官交互,显著提升交互顺畅性、自然性,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

  不过,无论是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还是强化智能驾驶安全性,大模型对算力、数据及适应性操作系统都提出更高要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表示,高端人才、高端芯片、高质量数据,这“三高”是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待解决的主要短板,还需要取得新突破,才能更好赋能汽车产业。(杨忠阳)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