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有保障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有保障

来源:经济日报2024-06-03 09:39

  优化调度安排,深挖互济潜力,释放通道能力——

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有保障

  今年以来,电力消费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前4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超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即将到来,我国夏季用能用电将呈现哪些新特点?能源电力保供形势如何?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企业和专家。

  用电负荷将快速增长

  天气是影响电力迎峰度夏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1月1日至5月20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9摄氏度,为历史第三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副主任刘芸芸介绍,预计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除内蒙古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外,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

  更高温度意味着更多用电需求。作为用电大省,江苏是每年夏季电力保供重点区域。“今年夏季,江苏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导致降温负荷需求急剧增加,给电力保供带来严峻挑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调度计划处处长汪志成预计,今年夏季江苏全网最高负荷同比增加1300万千瓦。

  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也于近日发布《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倡议书》,呼吁电力企业备战迎峰度夏。据了解,前4个月浙江省用电量同比增长11.3%,结合目前气象信息预报及能源出力测算,今年夏季浙江用电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

  气候变化背景下,能源电力供应和需求都面临关键影响因素变化大、不确定性增多等挑战,电力供需平衡难度越来越大。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说,从用电侧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降温、采暖负荷“尖峰化”特征明显。从发电侧看,新能源作为新增发电装机主体,日内出力波动大,对电力系统的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提出更高要求。

  “今年度夏期间,预计全国用电负荷还将快速增长,最高负荷同比增长超过1亿千瓦,电力保供面临一定压力。”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张星表示,综合研判,今年迎峰度夏期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局部地区高峰时段可能存在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如出现极端、灾害性天气,电力供应紧张情况可能进一步加剧。

  推进电源电网建设

  迎峰度夏,加强电力供应是关键,重点工程是抓手。4月1日,黄河流域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国家能源集团玛尔挡水电站首台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意味着黄河上游青海段首个千万千瓦级“水风光蓄”多能互补全清洁能源一体化项目核心工程向全面投产迈出关键一步。

  长江干流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大型水电站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不久前,三峡集团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在6座梯级水电站部署完毕,水电站运营效率、运行安全可靠性大幅提升,助力迎峰度夏。

  电网是连接电力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核心枢纽。4月28日,我国首个“交改直”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正式竣工投运。该工程首次把在运交流输电线路改造为直流线路,可显著提升长江两岸电网互联互通能力。

  汪志成介绍,在电网运行方面,国网江苏电力按期投运500千伏盱眙—秋藤、西津渡—廻峰山—武南“单改双”、武南变主变增容等8项主电网、1383项配农网迎峰度夏工程,确保电力资源“送得进来、落得下去”。

  随着新能源占比不断提升,迎峰度夏对储能电站等调节性电源的需求也在加大。5月20日,京能国际山东威海荣成市成山200兆瓦/4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该项目是胶东地区单体装机规模最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采用了“共享租赁+电力现货交易+容量补偿”运营模式,不仅提高了储能电站利用率,也降低了用户用电成本。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调控分中心负责人沙鑫表示,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调峰及消纳电量约2亿千瓦时,能够充分发挥储能错峰收储、移峰填谷的“充电宝”作用,为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提供有力支撑,确保迎峰度夏能源电力平稳有序供应。

  深挖存量电力资源潜力

  面对迎峰度夏电力供需结构性矛盾,一味新建电源并不经济,在更大范围内平衡好电力供需是关键一招。

  5月11日,闽粤联网工程首次以200万千瓦满通道能力送电广东,全力支援广东电力需求。受气候影响,福建入夏较广东晚一些,两省电力负荷特性具有互补性。据了解,当5月份广东开始入夏后,福建仍有富余电量可以送至广东,支撑广东夏季用电负荷高峰;7月至9月西南水电充裕时,广东一旦有电力盈余则可送入福建,缓解福建夏季负荷高峰期的供电压力。两者具有良好季节互补性。

  近年来,广东、福建两省发改部门签订了电力电量互送协议,建立常态互济、应急互济等长效机制,常态化利用闽粤联网工程输送能力,扩大了省间电力互济互惠成果。两省至今已完成25次电力互送交易。

  经过多年实践,需求侧资源也逐步成为一种广泛参与电网运行、实现供需资源协调优化的重要资源。4月1日起,安徽省优化调整分时电价,峰谷电价时段向前平移、价差拉大、尖峰时段更集中,鼓励企业通过合理排产、错峰生产,转移主要生产负荷至低谷时段,可显著降低用电成本。

  “我们早部署、早行动,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向全部2.5万户高压工业企业开展分时电价宣传,‘一户一算’帮企业算好用电经济账,服务企业错峰排产降本增效,助力迎峰度夏保供电。”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市场运营处处长白云龙说。

  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二级巡视员赵莉表示,要深挖电网跨区、区域电网内部余缺互济潜力,督促各地利用市场化方式提升需求侧响应能力。推动供需两侧协同发力,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消费需求提供可靠保障。(王轶辰)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