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释放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释放数据要素叠加倍增效应

来源:经济日报2024-05-28 09:37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要充分发挥其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在日前举办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推进数据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更大作用。

  夯实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指出,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步伐加快,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全国数据工作体系初步形成。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扩容提速,算力总规模达到230EFLOPS,居全球第二位;人工智能、5G、6G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高性能计算持续处于全球第一梯队。

  “网、算、数、智共同构筑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性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自学认为,网络与算力是顶层的数字基础设施,万物互联产生海量数据,拉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以及算力的持续增长。大数据、大模型属于中间层的数字基础设施,在不断创新突破的同时呈现了互相结合、多模融合的特点。未来,中兴通讯将持续强化底层核心技术,加快向“连接+算力”拓展。

  对此,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抱有相同观点:“通用大模型底座决定了行业和专业模型的能力和水平,要打造自主可控的通用大模型底座。数据、算力、算法、场景关键要素缺一不可。”

  今年4月份,讯飞星火V3.5发布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大模型,不仅能够快速学习海量文本、图文资料、会议录音,还能在各种行业场景中给出专业、准确的回答。“我们将通过软硬件的深度融合和集群联动,弥补在单个芯片和单卡上的劣势,努力在算力上不被甩开。”刘庆峰说。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算力需求呈爆发式增长,算力基础设施发生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其分布由就近部署向“东中西”泛在部署转变,算力层级由集中式向“云边端”立体式转变,算力架构由以通算为主向“通智超量”异构形态转变。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提供丰富多样、无所不在的算力服务,有助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要继续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协同,提升数字中国建设质效,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数字化支撑。”刘烈宏说。

  充分释放数据价值

  数据资产化是实现数据价值的重要抓手,既需要数据产权、登记制度的支撑以及流通交易市场的推动,也需要数据应用场景的牵引。《报告》显示,2023年数据要素市场日趋活跃,数据要素生产总量达2.85ZB,同比增长22.44%。

  “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构建权责清晰、流转顺畅、作用明显、安全有序的数据开发利用氛围,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刘烈宏说。

  在中国电子副总经理陆志鹏看来,数据要素化是数据资产化的实现路径,中国电子定义数据元件,破解了数据确权、估值、定价、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难题,还可作为数据流通标的物,形成完善的数据资产体系。作为稳定的数据要素形态,数据元件不仅具备安全属性、价值属性和品质属性,在实现数据的风险隔离与安全管控的同时,还可提升数据价值密度,实现数据资源的产品化流通和规模化应用。中国电子携手德阳开展的数据资产化实践证明,数据元件是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支点,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得以实现,撬动数据资源巨大市场价值。

  公共数据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方方面面,蕴藏着巨大经济价值。推进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对于赋能现代化治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电子云数据运营业务部总经理宋超介绍,中国电子云数据港通过公共数据运营平台、数据资产服务平台建设,以及数据授权合作,打造安全合规体系和可信开发环境,保障数据在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出域的前提下,形成数据价值对外输出。此外,通过链接数交所、产业企业、政府等需求端,以行业可信数据空间为核心,发挥自身跨行业认知能力优势和生态联动优势,持续服务各类数据需求。

  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副董事长、总经理庞松涛表示,在数据开发运营方面,浪潮云洲以数据为驱动,依托工业互联网、行业数据空间、区域数据空间等能力,打造数据资源入表、数据价值全流程服务、数据运营管理平台、数据金融服务等数据价值化场景应用。助力企业实现授信贷款、数据产品交易、数据知识产权价值化,目前已先后为浪潮集团内部、南京市鼓楼高新科技发展集团等企业完成数据资源价值化服务,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筑牢数据安全底座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拓展空间,统筹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与安全,正成为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之一。

  “数据安全是保障数据要素市场有序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关村实验室主任吴建平指出,要提升安全的技术保障水平,在数据要素流通各环节交叉应用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发展可信的数据空间,为数据要素流动安全合规提供技术支撑。

  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同样认为,数据要素要“用得好”,关键是“流得动”。蚂蚁正在探索下一代隐私计算技术,提供普惠的隐私计算服务,包括一套端到端的数据安全保障,通过全链路密态、实时风控确保数据安全;一个隐私计算云服务平台,让企业像购买云服务一样购买隐私计算服务,解决易用性问题。

  “过去农业数字化程度低,难以满足银行授信风控要求,难以获得信贷支持。”井贤栋介绍,农业农村部大数据发展中心与网商银行发起“农户秒贷”项目,通过蚂蚁集团隐私计算技术,安全融合多源数据,实时分析,掌握农户经营情况,手机一点就能“秒贷秒批、随借随还”。

  在峰会期间举办的2024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上,如何保障金融数据安全成为关注焦点。数字安全赛道评委、北京市特聘专家杨晓静是多项大数据专利的发明人,她表示,比赛中多名选手从金融数据分类分级、跨境数据流动监控、支付数据个人信息共享“最小必要”原则等不同角度分享了行业的具体实践。

  “以证券行业为例,其数字转型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但此前并没有统一标准规定哪些数据可以汇集和共享,《证券期货业数据分类分级指引》出台后,机构就可以‘安全用数’,这有利于扩展金融大模型的应用场景。”杨晓静说。

  “促进数据要素高效流通,要‘发展为先、安全护航’。”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表示,面对复杂的数据共享、开放、开发利用到交易的流转过程,既要防止全局性的数据勒索和泄露,又要对重要数据和关键环节实施动态和适度的安全防护,通过识别关键场景和环节,实施分阶段的精准和动态防护。要加快打造数据流通安全合规体系,为数据资源化、要素化、产品化等环节提供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围绕数据要素流通活动、平台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安全防护,利用管理和监督手段,确保体系有效运作。(李芃达 黄 鑫)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