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南京税务:政策为笔服务着墨 助力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南京税务:政策为笔服务着墨 助力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来源:光明网2024-05-27 18:4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低碳”“节能降碳”逐渐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的热词。为不断提升发展“含绿量”,南京税务部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落实落细绿色税收政策,提质提效税费服务,助力绘就南京“绿水青山”新画卷。

  向“绿”而行 宣传引导拓新路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2.1%提高至81.9%,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100%。长江生态岸线占比由66.2%提高到80.3%,江豚逐浪成为靓丽风景。“环境美”不断提质的背后,绿色税收政策在引导企业从“被动减排”转向“主动治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3年以来,企业累计享受环境保护税减免等各项税费优惠超850万元。”某催化剂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财务负责人朱经理表示,在环境保护税等绿色税收政策的引导下,企业更有底气去优化大气排放方面的处理工艺。“在环保方面加大投入既让我们享受到了政策红利,也为企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能’。”朱经理说道。

  为让环保不“吃亏”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南京税务部门积极组建政策宣讲团,在人流密集的景点、绿色产业园区内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绿色税制“多排多缴、少排少缴、不排不缴”的正向激励作用日益凸显。

  走进南京某水务有限公司,就能见到“税务蓝”的身影。“税务部门定期‘面对面’的政策辅导服务真是贴心。这样周到的政策解读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政策。”公司会计卞敏敏对上门走访的税务工作人员笑着说道。

  税助转型红利落地添动力

  “绿色转型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税费优惠的支持给了企业更多转型动力。”谈及起绿色转型,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经理付平安格外感慨,“近年来,企业实施了100多项环保治理和节能改造,建成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降耗、环保治理设施。”

  据悉,为帮助企业走好绿色转型之路,南京税务部门探索建立“精准推送、专人直联、部门协调”快速响应机制,定期调研走访,帮助企业及时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精准直达的税费优惠就让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尝到了绿色发展的“甜头”。“现在我们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2023年全年享受环保税减免优惠超1500万元,这是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为把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转换成驱动更多企业绿色转型的有力支撑,南京税务部门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作用,精准识别税惠政策适用企业,落实落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环境保护税等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以“精准滴灌”实现“政策直通”。

  共“碳”未来服务落细提信心

  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绿色能源的重要力量。南京税务部门深入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企业涉税需求,通过提供专项辅导、定期体检等服务,实现信息互通、对策共研。

  提及税务部门的全流程服务,江苏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会计林姗姗连连竖起大拇指。“为帮助企业抢抓建成投产的‘关键点’,税务部门为我们设置了‘服务专线’,指定了‘服务专员’,专业的税费服务帮助我们项目各环节衔接顺畅、高效落地。”据林姗姗介绍,公司累计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超5GW,持有各类新能源电站超1GW,年发电量近13亿度。“下一步,公司将加快开发建设各类光伏电站项目,打造光伏电池、组件产品。”

  谈及未来,同样信心十足的还有某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沈先生。“从2011年成立之初只有百万元左右的经营规模到现在的年生产额破亿,企业能够交出如此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税务部门的细心指导。”据悉,该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光伏装备制造和服务企业。

  “税务部门针对企业实际情况为我们提供了专业政策汇编,遇到涉税问题时,我们也能第一时间联系到税务工作人员,他们会通过远程辅导及时帮助我们解决涉税疑难。”沈先生说道。(宁穗)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