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税惠农业好“丰”景

来源:光明网2024-05-27 18:44

  走过春的旖旎,迎来夏的蓬勃,当前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国家税务总局高邮市税务局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结合当地特色涉农企业发展需求,组织税务干部成立“涉农税费政策辅导团”,为广大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细化税费服务,以“税力量”为乡村振兴添力赋能。

  “一只鸭”游出乡村振兴潮

  “嘎嘎嘎……嘎嘎嘎……”一片片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浮着数千只鸭子嬉戏觅食。灰羽毛、褐翅尖、脖颈修长、通身浑圆、精神抖擞……这就是江苏扬州高邮麻鸭。每天早晨5点,高邮某家禽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桂强就开始了“与鸭共舞”的一天。

  20多年来,刘桂强和高邮鸭朝夕相处,“目前基地年饲养纯种高邮鸭7万只,都是从本镇的高邮鸭集团良种繁育中心引进的。”刘桂强介绍道,目前一只鸭一年最多可以生产270只鸭蛋,基地鸭蛋总日产量通常可达35000只。

  “税收优惠政策真的是给我们鸭蛋产业发展添了‘一把火’,我们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既能享受农产品增值税免征优惠又能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而且,今年年初我在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时遇到困难,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听说后第一时间就上门前来进行辅导,很快就帮我解决了问题。”刘桂强欣喜地说道。

  在“税力量”的帮助下,该公司去年一年实现了产值2000万元,解决周边农民就业50人左右,让鸭蛋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一茬虾”开创产业致富路

  去年2月,高邮市启动建设“高邮大虾”高质量发展示范园,一年多时间内,园区建设稳步推进,高邮大虾长势喜人。高邮市税务局“涉农税费政策辅导团”来到扬州市某水产有限公司,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倾听高邮大虾致富路,为企业讲解最新的税费优惠政策。

  好水养好虾,好虾卖好价。该水产有限公司负责人陆星新介绍,大虾养殖方式绿色转型后,园内的头茬虾正式开捕时间比普通塘口提前一个月,仅5月20日当天38亩塘口共捕捞了5000多斤头茬高邮大虾,大虾价格在每斤42元左右,效益提升幅度超过30%,已全部销往上海和杭州。

  谈及近期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及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陆星新表示,税务干部帮助我们梳理分析企业发展过程中政策不明、业务不懂、流程不清等涉税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足不出户,税惠上门”的便利。“从去年年初至今,我们享受减免收入70多万元,减免税额后企业几乎没有税费负担。自企业成立以来,税务人员一直积极开展个性化服务,帮助我们‘一对一’解决涉税涉费的困惑,让我们更加有底气把高邮大虾产业做大做强了!”(许锋 刘海琦)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