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沿着“四好农村路” 数字货运助力“西部菜都”蔬果进城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沿着“四好农村路” 数字货运助力“西部菜都”蔬果进城

来源:经济参考网2024-05-24 11:19

  在彭州濛阳,数万人的一天是从凌晨2点开始的——早餐车已出摊,路上行人增多,道路开始拥堵,各式货车载着蔬菜水果,从四面八方向濛阳中心聚集。不久后,这些蔬菜水果又将从濛阳出发,被运输到各地,送至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北有寿光,南有彭州”。四川省彭州市作为中国西部“蔬菜之乡”,也是“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彭州濛阳街道有着西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交易市场,每天清晨,货拉拉司机唐欢的第一个货运订单都是从濛阳出发,经蔬香大道、兴农路或物流大道,运往周边城市。

  “西部菜都”与流动的蔬菜

  天空下起了雨,气温骤降。唐欢像往常一样驾驶中面货车来到濛阳的四川雨润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下称“雨润濛阳市场”),这里是他跑货运的主要货源地。

  2012年,成都驷马桥果品市场等主城区批发市场整体搬迁入驻濛阳,濛阳蔬果批发一夜成市。

  雨润濛阳市场内从不缺各种嘈杂声。清晨7时,各种货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人们的讨价还价声,装卸蔬果的指挥声,交集在一起,显示着这个地方的繁忙。

  国内市面上看到的蔬菜,在雨润濛阳市场基本都能找到。在水果区,除了国内的水果,还有进口的水果,如新西兰的奇异果,越南的火龙果,澳大利亚的葡萄,泰国的榴莲等,空气中充满甜味。

  唐欢接到的第一个货运订单是运输一批生姜,收货地是沙西批发市场,里程30公里。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他把这批生姜送达目的地。沙西批发市场是成都较大的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接下来这批生姜将被分销到更多的农副产品商店。

  唐欢是一名90后,过去曾为一个蔬果供应工厂运输水果,在了解濛阳蔬菜水果批发行业后,他成为了一名货拉拉司机,以运输这里的蔬菜水果为主。

  从雨润濛阳市场出发,唐欢运输的蔬菜水果到过成都、都江堰、绵阳、广汉、重庆等地。每天他送货出去,再从收货地接订单回到濛阳。然后,再一次载着蔬菜水果出发。

  清晨6时的蔬菜批发市场

  “濛阳是一个巨大的中转站,连接了很多种植基地、二级蔬果批发市场和采购企业,我们货车司机让蔬菜水果流动了起来。”他说。

  雨润濛阳市场每日果蔬交易量达1.5万吨,其中水果超过5000吨。每天从凌晨开始,新鲜的蔬菜水果源源不断地从全国各地送来,又被运输到各个城市,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四好农村路”串起蔬果产业

  春天一到,货拉拉司机黄三桐喜欢开货车载着蔬菜、水果跑在濛阳的蔬香大道上,他会把车窗摇下,窗外农作物绿油油一片,让他觉得神清气爽。

  蔬香大道是濛阳镇内一条十分重要的“产业路”,是濛阳最忙碌的道路之一,建成于2015年。这条路可从濛阳路经雨润濛阳市场直通彭州。路两旁,是连片的万亩高标准农田,镶嵌在农田中的是一排排蔬菜大棚,以及别致的乡村民居。

  蔬香大道

  蔬香大道把交通和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结合了起来,是彭州“四好农村路”代表项目。2014年,中央提出“四好农村路”的发展理念,要求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

  近期,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邮政局公布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结果,彭州市名列其中。资料显示,彭州市农村面积占全域面积92%,目前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2546.8公里,已基本建成了农村公路网。

  完善的农村公路网既畅通了群众出行的“微循环”,也打通了农业发展的“大动脉”。据彭州市农村发展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彭州市全年蔬菜种植面积(含复种)82万亩左右,总产量235万吨左右,市场交易量450万吨左右、交易额220亿元以上,力争到2025年,蔬菜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

  蔬菜批发商王强已在濛阳打拼十年,他从山东运输蔬菜过来濛阳批发。十年前,他初到濛阳,雨润濛阳市场刚建成不久。他记得,其时濛阳镇上的房子还不多,蔬香大道还没建好,周边的一些道路还是泥路。

  这十年间,王强见证了濛阳蔬果批发行业的发展,他对彭州的道路变化印象深刻。“该加宽的路都加宽了,之前没有修的路全都修了,现在大货车能开到村上,甚至直接开到田里。"

  一路通则百业兴,不断完善的农村公路网,也让数字货运得以下沉到乡村。

  数字货运下沉乡镇

  黄三桐经常会接到城乡之间的货运订单。有一次,他接到了农村里一位老人下的货运订单,很快便到达了装货地。老人笑着和他说:“现在叫你们货车司机,比叫自己的子女过来得还快”。

  货拉拉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货拉拉司机在濛阳运输的货运订单超过20万个,同比2022年增长40%,平均每个月有近2000名货拉拉司机接过濛阳农产品的货运订单。

  数字货运助力蔬果进城

  对于濛阳本地人,这片土地给他们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货拉拉司机周章元是土生土长的濛阳人,今年55岁。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从小就与土地有着很深的联系。“濛阳属于是平原,土壤好、水质好、没有干旱,种植户都希望将好的农产品运出乡村。”他说。

  数字货运下乡进村,既畅通了工业品下乡,也助力了农产品出村进城,农户和蔬果批发商成为了受益的群体。

  濛阳的蔬菜种植业

  胡运民在成都瑞隆达食品有限公司负责采购工作,在雨润濛阳市场,他有时需要配齐土豆丝、土豆片、胡萝卜条等30到50种菜品,还有哈密瓜、菠萝这、芒果等适合做果切类的水果。他经常从彭州的各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间运输蔬果,甚至直接从种植户的地里采购,他体会到了数字货运的便利。

  “我们有时需要紧急配送蔬菜,人过去采购时间来不及,只需要和货车司机、农户或蔬菜批发商联系好,直接在平台上叫个货拉拉,我们人都不用过去,让司机去拉蔬果到公司就行。”胡运民说。

  数字货运下乡,也与传统的农村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了互补。邓泽科在成都从事蔬菜运输行业已十多年,是成都市成科物流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如今,客户对蔬果运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春节等特殊节点,他甚至要24小时在线,不停地调度运输车辆。

  虽然公司有自己的车队,从2017年开始,邓泽科的公司成为了货拉拉企业版用户。“货拉拉是我们运力的补充,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多的时候我们一天需要下单二十多辆货车。”他说。

  货运平台司机正在卸货

  彭州濛阳只是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更广袤的农村,“四好农村路”与数字货运的结合,正在助力乡村振兴。

  据货拉拉平台数据显示,货拉拉在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的总订单量同比2022年增长超过40%,数以万计的平台货车司机跑在乡村,运输农产品出村进城。

  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一些优质农产品走出了农村,走向了城市,如云南弥渡的饲料、山东禹城的小麦、阳朔的金桔、河北馆陶的鸡蛋……这些农产品正在通过农村公路网运输到全国各地,直至千家万户的餐桌上。(班娟娟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