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技“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科技“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4-05-22 10:03

  带着强化学习系统训练后的“AI小脑”,双足机器人在塘朗山中灵活穿梭;362座最快“一秒钟一公里”的超充站,让电车充电效率直追油车加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幅缩短人工合成生物的孕育周期……

  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个个鲜活的场景,组合成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也见证了科技“原始创新”对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巨大推动力。

  走进优艾智合深圳工厂,几个“身手敏捷”的智能机器人正搬运晶圆片;在塘朗山的崎岖山路中,逐际动力的双足机器人P1行走如飞,推拉、踢踹、木棍敲打,依然屹立不倒;在餐厅、图书馆、大街上……机器人产业是当前深圳科技“原始创新”赋能的典型代表。

  在AI大模型出现以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大多只能做一些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大模型技术飞速发展,为机器人应用和发展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今年4月发布的《2023年深圳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机器人行业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近10年爆发式增长,越来越多创业者进入机器人赛道,2023年新注册企业超过1万家,产业链总产值为1797亿元。

  全液冷设计、新车型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产业生态打造……深圳建设“超充之城”的梦想,正在科技“原始创新”的推动下加快实现。

  一辆家用车使用慢充桩充满电通常需要7至8个小时,使用快充桩只需要1至2个小时,而使用超充桩可以在10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内充电80%或以上,实现“一秒钟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

  截至4月30日,深圳市已累计建成超充站362座,数量已超过传统加油站数量。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深圳新能源汽车充电量达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9%,反映出深圳新能源汽车市场向好及充电基础设施的有效运行。

  科技“原始创新”是催生新质生产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纲要印发5年来,粤港澳三地科技合作日渐深化,数据、资金、人才等科技要素加速流动,大湾区科创实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

  “过去一年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快乐,体会到了梦想成真的成就感。”从普林斯顿大学辞去教职一年多,颜宁在深圳筹建的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已从毛坯房变成了现代化实验室,数十位来自神经与精神类疾病、传染病、神经生物学等医学领域的优秀人才独当一面……

  在SMART所在的光明区,深圳正举全市之力推进光明科学城建设,重点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个学科领域。目前,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在这里平稳运作,超20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滚动推进,来自粤港澳三地的20余支院士团队、超5400名科研人才不断跑出创新“加速度”。

  “大设施将推动合成生物产业发展升级,目前已有多家知名公司明确有使用意向。”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袁海介绍,大科学装置同步配套了15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建立起“科研—转化—产业”的全链条企业培育模式,极大缩短了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科研与产业实现“双向奔赴”。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拥有超过7.5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涌现出华为、腾讯、比亚迪、美的、格力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四年排名全球第二。

  新华社深圳5月21日电(记者王丰)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