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2024-05-15 09:37

提升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

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

广东江门,大疆T60农业无人机进行稻田飞防作业。刘晓忠摄

  广东深圳,全球首条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航线完成演示飞行,深圳至珠海打“飞的”仅需20分钟;四川绵阳,无人机成为麦田春管的“新农机”,大幅提升田管效率;安徽芜湖,已集聚约200家通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今年以来,各地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广受关注。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当前,低空经济开拓了哪些应用领域?如何进一步释放低空经济的发展潜能?记者进行了采访。

  产业规模超5000亿元

  “坐‘飞行的士’游览城市风光,感觉很新鲜。”前不久,安徽合肥市民李女士试乘了亿航智能公司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起降、转弯像电梯般平稳,全程自动运行。飞到40米高处,独特的体验令人难忘。”

  低空经济所涵盖的航空器多种多样,既有传统通用航空业态,也包括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生产服务方式,其应用场景正加速拓展,融入各行各业。

  低空+文旅,广受欢迎。

  在湖南株洲,山河通航公司举办的航空嘉年华活动人头攒动。“俯冲、跃升、大坡度盘旋,许多人直呼过瘾。”资深教员余章常介绍,近几年飞行体验活动备受欢迎,公司飞行时长年均增长20%左右。

  低空+植保,省时省力。

  “叮!”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的一片麦田里,大疆T60农业无人机正在喷洒农药。“这款无人机能自动识别边界,生成最优航线,200亩麦子,20多分钟就能打完药。”种粮户向东感慨,无人机植保省水、省药、省时、省力,比人工打药快多了。

  低空+巡检,高效安全。

  在广东深圳,一架小型无人机自动飞出屋顶“机巢”,对输电线路进行自主巡检。29公里外,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输电管理所的监控大屏上,工作人员舒铭杰轻点鼠标,从塔材到插销,电力设施的细节清晰可见,“以前班组1天才能巡查完的线路,机巢1小时就能完成,且角度更全、精细度更高,还能自动分析缺陷。”

  低空+应急,响应快速。

  3月中下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发生森林火灾。3月22日18时许,一架翼龙—2H应急救灾型无人机腾空而起,架起通信“桥梁”。不久后,又有翼龙—2H人工增雨(雪)型和海燕—Ⅱ型两架无人机直奔火场,精准实施气象观测、人工增雨等作业。“这是我国首次成体系三机同场协同实施应急抢险救灾作业,为救灾提供了重要支持。”航空工业无人机公司现场总指挥张越说。

  “我国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无论是农林植保、气象探测、医疗救护,还是个人消费、空中游览、快递物流,越来越多新场景、新业态加速落地。数据显示,近3年我国传统通航飞行时长年均增速超12%。截至2023年底,国内注册无人机数量达126.7万架。据测算,去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

  运营无人机企业达1.9万家

  低空经济为何能“展翅高飞”?受访专家认为,这主要得益于我国长期积累的创新能力、产业基础。

  3月下旬,江西景德镇某机场,一场试飞紧张进行。一款全电驱动六旋翼飞行器迅速爬升,在百米空中完成悬停、转弯等测试项目。地面上,研发人员仔细调整飞控参数,改进性能。

  “这是我们新研制的旋戈—300垂直起降飞行器,创新采用模块化设计和全复合材料机体,有效减轻了重量,独特的旋翼设计更加节能高效,未来可用于短途运输。”航空工业直升机所高级工程师王菲介绍,该所拥有旋翼、航电等50个一级专业,具备完善的研发技术体系,旋戈—300的技术全靠自研。

  放眼全国,这样的创新团队还有不少。“近年来,我国无人机、通用航空装备研发投入快速增长、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已具备研制多种型号装备的供给能力,eVTOL的研制水平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总师助理张兆华说。

  中国民航大学低空经济与低空交通研究中心主任覃睿认为,我国无人机技术起步虽较晚,但通过自主创新,在不到20年里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目前,我国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市场份额占全球约七成,轻小中型无人机技术全球领先。

  创新迭出的背后,是扎实的产业基础。

  走进深圳市格瑞普电池有限公司的无尘车间,钴酸锂等原材料经过搅拌、涂布、叠片等工序,化身为无人机专用的高倍率电池。“我们针对不同机型研发了多款高性能产品,供不应求。”公司技术负责人赵严帅说。

  20多公里外,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款相机也颇受欢迎。“这是无人机专用相机,针对性开发了镜头防抖、无人机画面隐身等功能,更适合航拍。”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说。

  如今,深圳已汇聚1700多家无人机企业,年产值达960亿元。“无论是电池、相机等硬件,还是飞控软件,抑或是试飞等配套服务,在深圳都一应俱全。”大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里已成为专业人才集中、产业链条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的产业高地。

  “不出深圳就能造一架无人机,折射出我国无人机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大优势。”覃睿介绍,从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到精益制造、适航保障,我国已构建无人机全链条的配套保障能力,并形成了粤港澳、长三角、成渝地区等低空经济聚集地。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政策的长期支持密不可分。以湖南省为例,2020年,湖南成为全国首个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拓展省份,此后又围绕产业发展、市场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推出10多项政策。改革试点至今,全省注册通用航空器数量、经营性通航运营企业和通航飞行时长分别增至试点前的1.12倍、1.68倍、3.32倍,低空经济驶上“快车道”。

  “民航局已初步建立通用航空标准法规体系,批复多个领域通航改革试点,覆盖80%以上省份,发布无人驾驶航空领域规范性文件10多项,营造了科学有效的制度环境。”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去年底,全国注册通航企业690家,是2015年的2.5倍;运营无人机的企业达1.9万家,新业态蓬勃发展。

  推进高质量发展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在国际上尚无成熟经验可循。着眼未来,各地各部门需在探索中创新,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促创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开始灭火作业!”工作人员一声令下,一款新型消防救援设备从消防车顶起飞,对准高楼外墙喷洒灭火剂……这是山河星航公司“高层建筑消防系留无人机系统”演练时的一幕。“我们创新研发的系留无人机系统,载重、抗风、续航能力要求都远超普通无人机。为此,研发团队攻关3年,突破了复合材料、空地协同控制等技术难关。”公司总经理邓宇说。

  发展低空经济离不开先进的飞行器。当前,我国在垂直起降航空器基础研究和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还存在短板,新的应用场景也倒逼低空装备探索更多新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核心技术攻关,积极培育低空经济领域高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基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截至去年底,我国通用机场达449个。但通用机场数量仍然不足,低空航管系统等软硬件设施还不够健全。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建设,同时加快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促进低空用户通过“一个网络”实现计划提交、受理、审批、运行等服务。

  为适应新型航空器快速增长的需要,覃睿建议,加快建立无人机起降点等标准规范和设施建设,健全包括飞行服务站、通信协议等在内的低空运行支持系统。

  ——优环境,盘活低空空域资源。

  低空经济量大面广,突破了传统航空业的管理和技术边界。“我们将在航空器适航审定、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市场准入管理、安全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谋划。”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循序渐进、积极审慎、稳中求进”的原则,把握低空经济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提升规模化、网络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发展。(邱超奕 程远州)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习近平访越 最全图集来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2025-04-14 09:28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