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反思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经济学反思

来源:光明网2024-05-13 16:58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往往要站在发展中经济体作为一个赶超者和后来者的角度,来看待当前时代提供的机遇与挑战。回顾过去200多年工业革命史,可以发现,每次大的技术革命都会带来人类社会全方位变革,包括产业层面、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在过去30多年中已经发生了多次迭代。

  从最开始的互联网,再到后面数字化的新技术,以至于最近一两年出现的人工智能革命,可以明确感觉到这次变革已经到来。应如何看待数字经济时代的特征及其带来的机遇?首先,需要明晰数字经济具备的五个新经济特征:

  第一,数据创新性。数据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关键的生产要素。以前,数据是一种信息,提供的是一种信号功能;而现在的数据扮演的是关键的生产要素。第二,平台依耐性。数字经济已经构造了一类产业,尤其是核心的ICT产业,信息与通讯技术成为新的基础性的设施,甚至成为了生产和生活依赖的平台。第三,跨越时空性。供给和需求的界限日益模糊。第四,融合渗透性。互联网变革了生产关系。第五,智能驱动性。人工智能极大提升了生产力。而这些是从技术层面所作的一些思考。

  从经济层面判断,数字经济对需求、商业模式、政务模式、贸易模式、金融、科技等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我们应当思考这些冲击背后的影响,同时思考这些问题,尤其是在数据要素这一新生产要素引入以后给社会带来的总体效益的改变,以及对整个经济的变革。

  这就涉及对数字技术相关的新规律要有所了解。比如说它是如何变革的,在时间周期上有什么变化,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构性转变,怎么评估从经济层面到社会层面的影响。还有一些新的规律和效应值得关注。比如说摩尔定理、梅特卡夫法则和飞轮效应。以飞轮效应为例,它指的是,把一个新的大飞轮转动起来的时候很费劲,但一旦转动起来以后停止又很难。这反映了它的复杂情形,而这些内容值得从理论上加以总结。

  数字产业形态的变化涉及几乎全领域。现有统计数据表明,核心产业ICT的贡献占比是7.8%,其最新目标是达到10%。也有统计数据现实,产业数字化占比达到40%-50%。这里面的统计口径存在不统一的问题,涉及对数字产业统计中是统计直接相关的还是间接相关的,不同的度量标准促使人们重新思考数字产业份额。

  此外,我们还应当思考数字鸿沟与分化效应。如果说数字经济发展不能让每个人获得相同机会,或者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差异化,以及在结构上出现分化,这些恰好是我们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是应当特别关注的。站在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还应关注数字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究竟在哪些层面。比如说数字经济所带来的平台经济现象是一个很微观的表现,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社会的差异化,而这涉及公共和私人的空间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在理论上反思落后的经济体应如何克服的具体方法。

  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特别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理论,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因此,中国提倡建构自主的发展经济学知识体系,就是要回答现有理论中无法回答清楚的问题,尤其是在新的技术革命下没有回答清楚的问题。比如,当下中国推进工业化的时候,面临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再比如,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问题、“双碳”问题、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三业深度融合等。这些问题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回避的深层次问题。它们也使得我们进一步思考背后的体制机制。

  具体而言,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我们需要在四个方面着重考虑。一是增长动能转化的问题,二是结构转型的问题,三是处理好开放和自身的安全发展问题,四是完善治理体系的问题。

  我们要思考在数字经济冲击下,如何处理摆脱贫困陷阱以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质量发展是我们现阶段的最主要的任务,这个任务和之前脱贫攻坚相比,可能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因此,建构中国发展经济学理论体系,就是要处理好“均衡化、数字化、绿色化”情况下的发展问题,其中关键就是要如何处理好传统的政府和市场关系,公平和效益的矛盾,这也是当下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当中急需处理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预示着基于中国的发展实践,有可能在理论上作出中国式新贡献。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下一步在理论探讨方面乃至政策体系创新上,需要做一些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主要包含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数字化驱动创新发展研究。这与新质生产力的讨论密切相关,实际上就是创新驱动的问题。最近,我刚刚出版的新著《创新驱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主要就是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寻找创新动能转换,从微观层面、中观层面乃至于全球价值链的层面如何寻找以创新驱动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然后实现包容性的长期持续增长。

  第二,以均衡化促进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我国要实现更公平的目标,实现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地区发展过程中,利用数字化红利的同时促进公平发展。要研究城乡融合发展,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多个维度展开,尤其是在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功能方面实现城乡融合;还要重点聚焦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目前东中西部经济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要重点考察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施路径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区域协调一体化发展。

  第三,以绿色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总体上应围绕“生态、经济、生活、政府、创新”多个方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探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路径,创新生态经济化实现机制与路径。这涉及背后的制度问题、机制设计、市场设计等。很多制度都需要在处理好这两种关系的情况下把各个经济主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第四,应当构建高水平开放体系的贸易理论体系研究。如何将独立自主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探究如何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第五,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研究。探究如何解决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这两对矛盾,在长期中如何动态处理两者关系。在共同富裕目标下研究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与理论体系相适应的政策体系。

  (张建华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甘肃漳县:震后群众安置及排险工作有序进行

  • 银铜器加工“老手艺”成为乡村振兴“金钥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9月27日03时2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8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4:15
为改善数字消费“硬设施”和“软环境”,近日,商务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研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共创数字时代美好生活的指导意见》。
2025-09-28 04:15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