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公共采购是连接公共消费与市场供给的直接通道,在推进平等准入、维护公平诚信、落实政策功能、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共采购市场巨大,如何引导公共采购行业规范健康发展成为业界热议的问题。
采购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管控困难是制约公共采购规范发展的瓶颈,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先进的标准机制,商品数据标准不统一。为此,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北京中电中采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行动,在公共采购领域大力推动商品条码应用,发挥商品条码数字身份证作用以提高公共采购领域标准化水平。目前,编码中心与中电指数已经完成了政府集中采购类别商品的数据治理工作。
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专家介绍,作为商品的“数字身份证”,商品条码在公共采购价格指数模型构建、商品归一和同质比价方面均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上海市政府采购改革中,网上商城要求商品“无条码不上架、无条码不采购、无条码不付款”。商品条码与商品市场价格指数相结合,让采购价格有据可依,审计对账有据可循,同时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实现发布商品效率和信息准确率翻番,最快1分钟即可发布1个新品,有助于商家缩短商品信息填写时间,保障商品信息的准确度。
国家能源集团以商品条码为核心,建设国能e购标准商品池。通过建立主数据物料编码及标准特征项数据字典,将上架商品自动匹配主物料编码,结合外部商品条码,实现内外部编码在流通过程中的统一,形成国能e购商城价格监督体系,根据商品条码及市场价格变动实时监督在架商品价格。
目前,上海市财政局、国能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中车等20余家部委及央企采购平台上架销售的商品条码产品已超过1000万种。(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