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交通重大工程投资规模高位运行
首页> 经济频道> 焦点 > 正文

交通重大工程投资规模高位运行

来源:经济日报2024-05-09 09:35

  5月6日下午,在浙江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嘉兴机场快速路桐乡大道工程建设现场,中铁十六局的项目建设者正忙着进行主线桥最后一根桩基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建成后该工程将无缝衔接嘉兴机场与快速路环线,满足嘉兴机场作为“长三角航空货运枢纽”的功能需求。

  交通重大工程具有单体投资多、社会影响大、带动作用强的特点,是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领域之一。今年一季度,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125亿元,投资规模仍保持高位运行,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为推动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资金要素保障

  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瑞梅铁路4标项目牛坪隧道,5月1日开挖掘进成功突破千米大关。虽然是假期,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运输车、C6T钻机等270余台机械设备持续作业,83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进行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和钢筋绑扎等作业。

  作为交通运输特别是大宗货物、长距离运输的重要方式,今年一季度,我国铁路建设优质高效推进,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48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全年良好开局。

  这是在去年铁路投资实现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的。2023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45亿元,同比增长7.5%,成为“十四五”以来铁路投资规模完成最多的一年。国铁集团发改部负责人介绍,国铁集团充分发挥铁路投资带动作用,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高质量推进铁路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现代化铁路网的规模和质量,增强通达性和覆盖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部署2024年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各项任务。通过印发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各地加强项目储备、提高前期工作质量、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在建一批、新开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交通运输部还联合财政部下达交通运输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发挥中央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不只是铁路,高速公路、市政道路等交通领域投资建设均稳步推进。

  上方没有一根拉索,下方没有一个桥墩,45吨的载重货车行驶在桥面如履平地……这是中交二公局在修建渝湘复线高速公路双堡特大桥过程中架起的一座行车索道桥。中交二公局渝湘复线高速巴彭路8标1分部项目总工程师尹涛介绍,渝湘复线高速公路是重庆往东南方向前往湖北、湖南的一条大通道,是重庆高速公路史上投资最大的项目。截至目前,渝湘复线高速项目实现全线136座桥梁、60座隧道接连贯通,280公里路基基本贯通,路面、交安、机电、房建等工程也按照通车目标有序推进,预计今年实现巴南至武隆、彭水至酉阳段通车目标。

  投资的稳定增长,加快了各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一方面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保障;另一方面也有力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发展,拉动社会投资,带动消费增长,改善社会预期。

  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东六环入地改造工程西线隧道明挖段5月1日顺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工程由此进入冲刺阶段。目前,中铁十四局在施工现场不同区域投入350多名建设者,加紧进行隧道内防火板和装饰板安装、救援通道出地面通道、盾构始发井二次结构等工作。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项目。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东六环道路的交通拥堵,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实现六环路功能转变、整合城市空间环境,对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强统筹谋划、政策引领、要素保障,多措并举推进交通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侯振兴介绍,国家“十四五”规划的102项重大工程中,涉及交通运输项目开工、完工的超过260个,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

  通过科学统筹建设资源,合理优化施工组织,我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目前,世界最大跨径拱桥广西天峨龙滩大桥建成通车、兰海高速控制性节点木寨岭隧道全线贯通;深中通道、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进入冲刺阶段;京港澳、沪渝等高速公路陆续扩容改造;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杭上高速公路浙江段等一批重点项目有望年内开工。

  侯振兴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督促指导地方加快在建项目实施,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程量,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储备;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压缩审查审批时间;积极推进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绿色低碳转型、大规模设备更新等一系列工作,不断发掘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增长点。

  立体交通建设加快

  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确立了“6轴、7廊、8通道”的交通网主骨架。这6条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最为关键的主干线,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轴线,也是国民经济循环的主动脉。

  据了解,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目前交通网主骨架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路线里程超过26万公里,建成率约90%,已连通全国超过80%的县,服务全国90%左右的经济、人口总量。

  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要优化主干线大通道,打通堵点卡点,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下一步建设指明了方向。交通运输部门认真落实部署,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布局。

  4月30日,由中铁二十局集团承建的当远铁路项目完成全部主体施工任务,为5月底全线交工验收及试通车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远安县拥有丰富的磷矿资源,此前磷矿石及大宗商品运输均依靠公路转水运,效率较低。当远铁路是湖北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设计运能1500万吨,建成运营后将与焦柳线相连,能形成磷矿绿色快捷运输通道,对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一系列像当远铁路这样的补短板项目陆续建设完工,以及公转铁等多式联运项目的推进,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骨架越来越厚实,网络越织越密,将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交通运输部已经编制完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路线方案》,明确各条轴廊通道的路线走向和枢纽节点,“6轴、7廊、8通道”由示意图变成了路线图。侯振兴表示,下一步要加大工作力度,协同做好资金、用地、用海、用林等资源要素保障,分类制定重点轴廊通道实施方案,着力将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加快推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齐 慧)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浙江杭州:电报业务即将退市 通信爱好者排队发报

  • 雄商高铁河北段架梁施工全部完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