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三角一体化促共富的示范探索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促共富的示范探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4-05-08 09:47

  在推进共同富裕上先行示范,是党中央赋予长三角的重要使命。

  2021年5月,浙江开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之路,为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2022年11月,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会同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两区一县政府,公布跨省域协同推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

  在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指引下,长三角一体化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逐步得到发挥——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更加坚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民生服务领域有了更多跨区域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群众享受到更加优良的环境质量……

  面向未来,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将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携手攻坚、共建共享,为全国跨省域推进共同富裕探路。

  三个“协同”彰显示范特色

  地区人均生产总值15万元,每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口5.4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以内……对照《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不少领域的2025年目标已提前或即将实现。

  “从示范区辐射整个长三角,我们努力在产业协同创新、区域城乡融合、居民就业增收等领域,形成共同富裕的标志性成果。”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陈海涛说。

  ——推进产业协同创新,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上海本地,提供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江苏常州,提供作为“心脏”的动力电池;浙江宁波,提供完成“身体”的一体化压铸机……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4小时产业圈”是长三角推进产业协同创新的一个缩影。

  《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提高到262.48分,2018年后年均增长11.17%。

  “长三角汽车产业协同发展,通过产业转移,给承接地创造更充分就业,上海也得以腾出更多战略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说。

  2023年,长三角区域经济总量突破30万亿元大关,三省一市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不断增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高效配置,经营主体活力竞发。

  ——探索跨域协同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城乡差距。

  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内,80%的入驻企业来自江苏南京;上海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的交界地区,番茄、草莓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在智能控温大棚里旺盛生长。

  一边是先富省(市)域积极带动后富省(市)域的“组团式发展”,一边是毗邻交界区域创新合作模式的“抱团发展”。

  公共交通一体化、基础设施配置标准化、全域开展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在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轮驱动”下,长三角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

  截至2023年,长三角41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5.6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协同推进强村富民,加强困难群体保障。走进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横溪村的“共富工坊”,只见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工人正娴熟地制作节日礼品。“一天做300来个,能赚90元钱。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我不用遭受日晒雨淋,还能补贴家用。”村民曹素贞说。发展低碳绿色农业、生物科技农业、观光农业、“互联网+农业”……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长三角协同推进强村富民行动,助力困难群体增收。“增收”的同时还要“减支”。长三角致力于不断缩小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之间的差距;通过比对筛选出14.4万条在外就读学生数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全部实现跨省市资助免审即享。

  “一体化”成共富生活“推进剂”

  聚焦民生期盼,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内形成的相关经验探索,在更广阔的区域内有了更丰富的应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医保异地结算,省心又省钱。”安徽省宣城市市民高伟说,自己需要长期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治疗,2023年住院花了16万多元,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异地直接报销就结算了近12万元。

  随着长三角地区异地结算深入推进,群众异地就医“垫资”和报销“跑腿”的难题正逐步得到解决。

  “如何让项目化学习真正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参加完在安徽举行的长三角城市群教育科研研讨会后,浙江省特级教师孙军波感到受益匪浅。

  孙军波说,长三角已建立起多个教育一体化发展联盟,沪苏浙皖三省一市教育部门还联合开启了“长三角地区骨干教师交流研修和访问学者计划”,这些举措都将有助于长三角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

  ——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联合开发江南水乡观光、研学等文旅产品,联合开展马拉松、自行车等体育运动……依托山水相连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长三角各地康养、民宿、文旅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很多游客不再满足于吃好喝好,而是希望参与更加优质的文化活动,满足精神需求。”上海市江南莲湘民宿主人曹月芳说。

  基于统一的数字化政务服务体系,长三角各地在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着力提升游客的同城待遇。

  南京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良渚遗址……退休后的施先生发现,自己的江苏社保卡在长三角各处文博展馆打卡畅通无阻。辐射长三角的“敬老通”应用,将医、食、住、行、游等敬老惠老待遇都归集到了一张卡上。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春日暖阳下,太湖贡湖沙渚饮用水源地风景秀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副主任奚河说,沿湖地区协同治理,带来的不只是一湖清水,还推动了沿湖地区的产业焕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长三角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盼,明确而迫切。

  近年来,长三角致力于开展跨界水体联保共治、固体废物协同治理,探索推动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为实现共同富裕厚植良好的绿色发展基础。

  将“一体化促共富”进行到底

  在沪苏浙交界处的太浦河上,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标志性跨域项目“方厅水院”正在抓紧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各地居民可就近就地办理业务,还可共享跨域优质的滨水公共空间。

  按照以前的工作流程,跨域项目需要沪苏浙三地各自申报、审批,建设单位要准备三套不一样的材料、跑三个窗口、盖三个章。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下,由执委会牵头,该项目最终采用跨域一体化审批模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示范区挂牌以来,我们形成了136项务实有效的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2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让长三角居民享受更多一体化发展成果,是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的七都悦心公寓,是首批长三角异地养老机构之一。良好的环境、地缘人缘相亲的氛围,吸引了长三角各地70余位老人来此入住。

  吴江区委书记李铭说:“异地福利性养老和异地半福利性养老,需要在养老金的转移结算、养老人员信息互通、养老设施共建上有更多突破,我们将携手长三角兄弟省市,深耕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

  制度创新离不开政策协同。

  跨省公交联运、职教院校统一招生录取、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为共同富裕工作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长三角正努力通过协商、评估,制定更有效的一体化政策。

  “既要打破区域之间不合理的‘政策藩篱’,又要充分尊重各地的客观发展情况与资源分布差异。”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负责人说,锚定增进民生福祉,绘就共同富裕美好图景,长三角三省一市将立足长远、久久为功。

  新华社杭州5月7日电(记者邬焕庆 俞菀 唐弢 参与采写:胡洁菲 朱国亮 胡锐 杨绍功)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 加沙:返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