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2024-05-07 09:29

动能释放 活力彰显

从“五一”假期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记者叶昊鸣 王悦阳 王聿昊 杨驰 丁怡全)五月的中华大地,山水如画,人潮涌动。街头巷尾,人气兴旺,烟火气中升腾火热消费;工地车间,繁忙有序,人们以昂扬之姿追逐奋斗梦想……这个假期,人流动起来、消费热起来、建设忙起来,处处展现中国经济强大活力和十足韧性。

  热闹非凡,流动中国展现经济向好新气象

  新疆克拉玛依市乌尔禾区,正午时分,随着一声发令枪响,130余辆越野车和20余辆摩托车引擎轰鸣,从世界魔鬼城景区达喀尔1号大本营飞驰而出,开启冒险之旅。

  “沿途经过雅丹地貌、戈壁荒漠、峡谷丘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冒险与激情。”奎屯方向机车俱乐部领队刘嘉乐说。

  在贵州龙里河大桥的观光玻璃步道上感受惊险刺激,在河北邢台沙河市王硇村的红墙青瓦中品味历史韵味,在浙江湖州安吉县夏阳村的绿水青山间享受自然风光……这个假期,各地游客穿行于山水之间,感受大美中国。

  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13亿人次,日均27169.3万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长2.1%。

  国内旅游“多点开花”,国际旅游活力蓬勃。

  5月4日,云南西双版纳站,D85次列车缓缓驶出,向着老挝琅勃拉邦站进发。半个多月前,中老两国铁路部门决定在两城之间增开1对国际旅客列车,这是D85次列车迎来的第一个小长假。

  今年“五一”假期,中老铁路发送旅客约38万人次,国际旅客列车上的跨境席位上座率约八成。

  飞猪数据显示,出境游复苏加快,在去年大幅反弹的基础上,以接近翻倍的速度增长,其中自由行成为出境游主流方式,占比超过80%。

  假期的流动中国,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满帮货运大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一周,运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小龙虾运输量同比增长7.5倍,发往河南、甘肃、青海的牛肉量同比增长五成以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的杨梅发货量同比增长1.5倍……畅通的货运渠道,将各地食材送至大江南北,丰富千家万户的餐桌。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刊文称,中国在“五一”假期迎来一波强劲的旅游消费热潮,各行各业抓住这一机遇推动经济复苏,并通过一轮高强度的消费使中国经济焕发生机。

  热力十足,假日经济激发消费市场新活力

  音乐派对、潮流市集、啤酒畅饮节……“五一”假期,四川成都西村大院利用户外开阔空间和错落有致的空中跑道,打造“音乐+啤酒+美食”的融合消费主题活动。逛集市、看球赛、享生活,假期里,这里成为年轻人潮流运动时尚生活聚集地,每天人流量超过7000人次。

  “西村大院周边社区较多,这个假期也迎来了一波新老顾客的小高峰,尤其是夜间消费的人更多了。”西村大院内的餐饮品牌“拾光与烟火”创始人毛奎林说。

  “味蕾游”成为假期人们出游热门选择,带动各地餐饮消费火热。美团数据显示,假期前3天,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其中,成都、杭州、北京、重庆、上海位列全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前五城市。

  此外,国潮、新潮玩乐的热度不断高涨。在陕西西安,人们沉浸式体验古法敲背、陶瓷绘画、蹴鞠游戏等多种特色休闲玩乐项目;在上海,人们在咖啡香中享受松弛闲暇,在声光电密室中感受惊险刺激……滴滴出行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异地出行需求环比上涨99%,休闲娱乐场景的打车需求上涨76%,旅游景点的打车需求涨幅220%。

  面对旺盛的消费需求,政府搭台,政策发力,各地推介“拼”创意,商品促销“拼”实惠,推动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安徽省组织或引导重点商贸企业开展系列特色促消费活动400多场;黑龙江哈尔滨市推出“美食+旅行+文化”移动主题巴士;甘肃天水市发展汉服旅拍、非遗体验等新业态……

  多重因素助推下,消费市场交出亮眼成绩单。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比去年同期(4月29日至5月3日)增长6.8%;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我国五一档电影票房达15.27亿元,观影人次为3777万;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前3天全国本地生活服务消费同比增长25%……

  “今年‘五一’假期,出游消费增长幅度高于出游人数的增长幅度,这意味着不仅出去的人多了,消费也更多了,市场总体趋势持续向好。”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说。

  热忱满怀,砥砺奋进彰显建设发展新活力

  这个假期中,各行各业依然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工作,以奋发有为的热情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广西,绿色化工项目建设正酣。

  挖土、测量、打桩、开井……5月4日,在桂平市的广西心连心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绿色化工新材料项目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来回穿梭,施工人员、技术人员有序作业,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确保5月底前完成项目用地的平整工作,假期公司1200多名施工人员日夜轮班作业。”广西腾越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经理李桂斌说。

  吉林,化工转型配套工程全力推进。

  “主变本体已就位,开始安装散热器。”5月1日,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施工现场,国网吉林供电公司的数百名建设者组成多个班组,为项目新建的配套电力工程安装4台主变压器附件。

  “该工程将于6月底完成中期交付,节日期间我们不停工,全力保进度、保质量。”工程班组负责人孙志伟说。

  脚步不停、干劲不松,生产车间内,人们为新订单、新任务不断抢抓进度。

  “五一”假期第四天,安徽铜陵市的铜陵景昌钢制品有限公司宽厚板生产线上机器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智慧控制系统有序调度。

  “按照每天生产600块宽厚板来算,这个月可以完成11万吨的产能。”生产车间负责人陈阳对记者说,“五一”期间公司全员坚守岗位,每日科学排布生产计划,做好人员分工安排,为高质高效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放眼全国,各地马不停蹄,为奋力开新局加速“奔跑”——

  在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春耕生产如火如荼,农人选良种、用良技、寻良法,让春耕更加科学、高效;

  在广东,人工智能、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赶订单、忙生产,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蓄力量;

  在山东,山东港口青岛港五大港区码头泊位爆满,新能源车、光伏设备、机电产品等货物通过海运出口,助力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只争朝夕,奋力拼搏。

  人流物流川流不息,消费热情不断高涨,建设一线紧张忙碌……透过“五一”这扇窗口,一个踔厉奋发、拼搏向上的中国,正在不断释放新动能、彰显新活力。

[ 责编:张诗奇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画好“同心圆”,汇聚发展“向心力”

  • 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保险作为灾后恢复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如何更好守护农民“钱袋子”?
2025-10-20 09:55
安徽师范大学校长熊宇杰教授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相关科研团队,成功创制出亚纳米级高熵合金,这一方法具备广泛普适性,可制备包含多达十种金属元素的高熵合金。
2025-10-20 09:51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
2025-10-20 09:4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国强教授团队17日在《科学》杂志发表一项神经科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揭示了大脑高效传递信息的“微观密码”。
2025-10-20 09:43
高校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人员是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人才队伍。
2025-10-20 09:41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