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北京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系列短视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本期嘉宾:
殷成志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潘 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在北京通州北运河畔,工地上塔吊林立,各种车辆往来穿梭,随处都能看到建筑工人忙碌的身影……在这里,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加紧建设。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支点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标志性工程,预计在2025年实现通车。届时,从北京城市副中心出发,可以在15分钟内到达首都机场、35分钟内到达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市,1小时内到达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雄安新区,大幅提升副中心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承接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要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宏伟蓝图,北京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一方面承载着首都功能的长远谋划,另一方面为解决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积累了中国经验。
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一是超大特大城市是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牛鼻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发挥着标杆引领作用。二是超大特大城市布局了全国主要要素市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综合交通枢纽,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更好发挥中心城市的节点链接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首钢园的多次蝶变重生便是典型代表,位于石景山区的首钢园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一个独特节点,它既是北京工业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北京文化新地标的创造者,更是老旧工业遗存改造的成功示范者。园内的三高炉曾经是北京钢铁工业的典型代表,现在成为了重要的全球首发中心和网红打卡地。从“山”到“海”、从“火”到“冰”、从“厂”到“园”,在调整产业结构、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首钢三次蝶变迎来新生。
北京始终坚持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以推进新时代首都发展为方向。针对怎样建设首都,《北京市总体规划(2016-2035)》明确了核心区功能重组、中心城区疏解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平原地区疏解承接、新城多点支撑、山区生态涵养的规划任务,描绘了一条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
“疏”不是“退”,而是为了更好地“进”。
一方面,减量为提质换来更大空间,科技、商务、文化、信息等新设市场主体正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北京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9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超4.1万亿元;
另一方面,减量为整治提升提供了更多可能,城市“里子”焕然一新,民生工程建设显著提速,仅过去6年就实现“留白增绿”8800多公顷,相当于新增13个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市民获得感十足。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首都功能不断优化提升,在疏解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以减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功能整体提升。接下来,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结合,内部功能重组和向外疏解转移两手抓,北京定能不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更好担负起首都职责使命。
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促进北京高质量发展,应跳出北京看北京,从京津冀区域视角来规划首都的未来。从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到高水平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再到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北京努力推动京津冀地区深度融合,加强与天津、河北的协同联动,携手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近年来,北京全面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在首都治理和超大城市治理中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经验,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北京答卷”。
出品人:谢辉 贺亚兰
制片人:肖峻峰 杨谷
总策划:李爱民 宋乐永
监制:刘斌 赵刚
策划:李文鼐 彭亚南 张哲 赵冠霞 赵艳艳
统筹:周硕頔 陈璐
本集编导:杨亚楠
本集撰稿:聂广壮
出品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
光明网
宣讲家网
支持单位: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
本片仅用于公益宣传,所用资料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