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车看灯”变成“灯看车” 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车看灯”变成“灯看车” 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

来源:封面新闻2024-04-03 16:51

  封面新闻记者 粟裕 见习记者 戴云

  红绿灯能否由“车看灯、人看灯”变成“灯看车、灯看人”?

  日前,这一设想已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湖北省襄阳市实现。而背后的助力者,是一群来自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家。

  据公安部统计,2023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较5年前增加超过1亿辆。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的城市,已达94个。

  机动车数量飙升,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解决拥堵这一“城市病”,成为摆在管理者面前的共同问题。

  人工智能,能否破解交通拥堵?又如何破解?

“车看灯”变成“灯看车” 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

  苏丽娟博士(右二)陪同交警介绍人工智能红绿灯。被访者供图

  “车看灯”如何变成“灯看车”?

  “哪边车多放哪边,有多少车放多长时间。”谈及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襄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宋克敬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他介绍,在充分利旧的基础上,通过高清摄像机等传感器捕获实时交通状态,再采用实时感知和实时调度边缘人工智能计算,就可精准控制信号灯的放行顺序和时长。“将红绿灯由固定配时模式,也就是‘车看灯’,升级成‘灯看车’的随机应变模式。”

  襄阳市政府新闻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襄阳市区已有456处信号控制机接入统一信控平台,并已完成239处路口智能信号灯升级。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完成主城区路口(共计448处)的智能化升级。

  “信控”如何实现“智能”?

  2023年,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襄阳入围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而这一荣誉背后,离不开一群来自浙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博士。

  “一个城市是否畅通,关键在于信控是否智能化,也就是道路供给能否动态适应出行需求。”面对交通拥堵这一世界性难题,深圳市喜悦智慧数据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喜悦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哈佛大学和浙江大学计算机博士苏丽娟说。

  据介绍,2022年,喜悦集团首次提出“车联网+智慧交管”深度融合应用架构,并相继完成襄阳市主城区路口红绿灯的人工智能化改造。

  在苏丽娟眼中,除了人工智能红绿灯这一技术创新,团队还提出了一套系统性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治堵降碳减事故四位一体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红绿灯,是在已建设备充分利旧的基础上,通过加装边缘人工智能芯片和秒级全智慧调度算法,在每个路口打造一个‘能掐会算’的机器人。它能24小时在路口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根据实时车流、人流,精准指挥红绿灯放行顺序和时间。将红绿灯由‘车看灯、人看灯’固定配时方案下发模式,升级为‘灯看车、灯看人’的实时精准智能调度模式。”

  苏丽娟认为,该系统的应用避免了无车空放、有车不放、行人空等这些不合理路权分配造成的资源浪费。此外,还可解决单车智能在混行的交叉口感知盲区、安全左转、标线标牌识别等问题,赋能智能网联和辅助驾驶产业。

  “治标”如何走向“治本治根”?

  除了襄阳,目前,喜悦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还在广州、深圳、天津、成都、武汉、石家庄、沧州、三亚、孝感等数十个城市大规模落地。

  来自公安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5亿辆。此外,有关数据表示,交通拥堵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虽然人工智能红绿灯的效果已显现,但苏丽娟认为还只是“人工智能治标”阶段。

  谈及“人工智能治本”,她提及喜悦集团的第二项创新——生成式弹性公交。即通过“减量”最大化公交分担率,针对公交上下站点步行距离长、中间换乘次数多、时间成本高等痛点,提供“密站点、不换乘、快速响应、一人一座、一车一线路”的服务,提高公交分担率,减少私家车出行量,降低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而关于“人工智能治根”,她提到第三个核心创新——公民绿色碳积分。她说,“通过建立公民绿色碳积分和个人碳账户体系,以碳积分激励市民选择绿色出行和绿色消费行为。不同于互联网平台虚拟经济模式,其核心是物联网同城实体经济模式,以数字孪生技术和碳积分模式双创新,促进城市出行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

  治堵、降碳、减事故能否一体解决?

  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人工智能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有望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其中,推动“人工智能+交通”的应用,将促进交通系统现代化升级。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底,我国各大城市交通路口约有120万个,其中红绿灯路口约40万个。第三方测评报告显示,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可将路口整体通行效率提高30%以上。其中,延误时间和停车次数可降低30%以上,绿灯空放率可降低85%以上,高峰期拥堵时间和拥堵程度可降低20%-25%。

  “在拥堵缓行、怠速等灯、频繁启停时,还增加了燃油和电能消耗。”苏丽娟认为,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可减少汽车能源消耗、尾气污染碳排放。

  苏丽娟还表示,行人和非机动车常因“红灯时间太长且该时段无车通过”而闯红灯,或因“绿灯时间太短”只能走一半。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因充分兼顾路口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实时需求和状态放行,可大幅降低路口行人和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车看灯”变成“灯看车” 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助力破解城市交通拥堵

  人工智能将红绿灯由“车看灯”升级为“灯看车”。被访者供图

  交通拥堵如何不再成为世界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不少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这种‘城市病’,不仅影响城市综合治理和居民生活质量,还制约了地区高质量发展。”苏丽娟坦言,交通拥堵其实是世界性问题。

  据统计,全球各大城市交通路口超过1200万个,其中红绿灯路口超400万个。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10月,科技巨头谷歌研发的人工智能红绿灯已在海法、里约热内卢、班加罗尔等12个城市的70个十字路口进行测试。

  “科技改变世界,也是我们团队的梦想。”在苏丽娟眼中,想在路口真正实现人工智能级信控,需要实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轨迹精准感知、毫秒级最优调度指令生成、实时边缘协议对接、相位相序时长自适应调度、点线面多路口协同调度、机非人安全效率协同调度、公交和特种车辆优先协同调度等核心功能。

  据介绍,具备上述人工智能信控功能的红绿灯路口,喜悦集团已落地800余个,而海外不超过200个。目前,喜悦人工智能红绿灯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85%,在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

  谈及未来,苏丽娟希望团队在治堵、降碳、减少事故的基础上,朝着“出行领域全球技术和服务引领者”的目标努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喜悦出行和喜悦生活。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