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北京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系列短视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本期嘉宾:
毕 娟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李功越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芯片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变得愈发重要。2023年12月4日,国际测试委员会(BenchCouncil)公布了2022-2023年度世界芯片贡献榜,中国以排名第二的成绩入选了其中的国家榜单。在机构榜单和成果榜单中,还出现了北京的芯片制造企业——龙芯中科。这标志着国内芯片产业步入了新的纪元,标志着中国芯片产业在国际上受到了重要认可,也标志着北京的自主创新能力又上了新台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科技革命带来的赶超机遇中我国逐步显现优势,庞大的国内市场能够为技术进步提供充足动力,强大的制度优势与宏观协调能力能够保证研发与产业化的投入,推动我国部分高精尖产业迈进领先国家行列。
高精尖产业,是具有“高级、精密、尖端”属性、能满足新时代首都战略功能定位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求的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发挥首都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加快打造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有力支撑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作为全国首个提出高精尖产业构想的城市,北京注重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发展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高精尖产业为引领的创新驱动之路。
在政策引领、专项激励、主动服务的“组合拳”下,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已经培育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医药健康、智能装备、人工智能、节能环保、集成电路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22年北京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0.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到32.3%。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上取得更大进展。
首都高端智库研究报告《创新驱动高精尖产业研究》显示,北京高精尖产业发展指数7年间增长2.66倍,“高精尖”已成为北京产业发展的鲜亮底色。在医药健康领域,从精准、先进的医疗机器人介入高难度手术,到中国首台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从只需要一套测试题就能查 30 多种指标的脑健康体检机,到服务残奥会的残疾人好帮手“奥托博克”,充满“创新味”的高精尖产业正在为人们带来“佳音”。
2023年12月19日,《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首次明确要聚焦高精尖细分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这个《指导意见》指出,到2027年底,将初步形成一批高能级的高精尖产业集群和若干全球领先的未来产业集群,有力推动北京成为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当前,正值我国高精尖产业步入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进一步推动高精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原创成果不断涌现、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创新生态;同时,要营造多元化的产业生态,加大对原始创新和自主攻关的投入,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等方式强化产学研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利用的力度。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将以高精尖产业带动区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为建设“创新之城”提供新动能、新优势,力争交出科技创新的高分答卷。
出品人:谢辉 贺亚兰
制片人:肖峻峰 杨谷
总策划:李爱民 宋乐永
监制:刘斌 赵刚
策划:李文鼐 彭亚南 张哲 赵冠霞 赵艳艳
统筹:周硕頔 陈璐
本集编导:杨亚楠
本集撰稿:何佳琪
出品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
光明网
宣讲家网
支持单位: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
本片仅用于公益宣传,所用资料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