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编者按: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北京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路上的丰硕成果,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和光明网联合推出《奋进新征程 首都新发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宣讲系列短视频,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北京篇章。
本期嘉宾:
殷成志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刘智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
用地面积不足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却超85万,亚洲最大的居住社区——回天地区,曾是北京超大城市治理的一道“难题”。经过近年来的两轮“回天计划”,“睡城”早已华丽转身。从探索“回天有我”的基层治理模式到实现“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回天地区的精彩“三级跳”不仅成为了超大城市治理的样板,更画出了“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壮美弧线。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是新时代城市治理的重要理念。呼应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新期待,解决好超大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是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到城市治理全过程的重要体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大、人口多元化、文化多样性,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破解的难题必然也非常多。在治理过程中,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用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城市治理精细化,是城市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也是超大城市治理的必然要求。
北京是中国最早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城市之一,早在1999年就提出了“数字北京”的概念,2012年开始了“智慧北京”的建设,目前正迈向新型“智慧北京”阶段,城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城市大脑”作为整个城市的智能中枢,在新型“智慧北京”建设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交通方面,通过算法动态调整红绿灯时长,大大缓解了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垃圾分类方面,采用“垃圾桶+智能摄像头+积分”模式,通过画面捕捉和智能语音,柔性引导小区居民正确投放垃圾……
“城市大脑”涵盖了居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数据信息,它的出现不仅让居民切实享受到了智慧城市带来的福利,还推动数据化零为整、场景衔接融合以及条块协同共治,实现了“单一场景推广”向“综合集成服务”的转变。
以精细化治理焕发城市智慧之美,以精神文明建设彰显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不仅要在管理制度、硬件设施上下功夫,也要改善城市文化环境,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
2023年8月,兼具艺术之美和运动活力的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正式投用,成为居民们流连忘返的体育+文化“双客厅”。来到回龙观的“体育客厅”,作为数字化健身中心,游泳馆里配备了智能AI防溺水系统,篮球馆里还配备篮球智能影像采集与分析系统。同时,作为图书馆、剧场、活动中心“三合一”的城市公共文化综合体,回龙观的“文化客厅”通过应用黑匣子剧场、沉浸声系统等数字设备进一步讲好“回天故事”,使得回龙观体育文化中心与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奥北森林公园等共同成为人民的精神栖息地,打造“家门口的文化大院”,为“幸福城市”赋能。
除了回龙观的文体“双客厅”,还有亮马河畔的户外演艺主题城市会客厅、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文化东城”会客厅、石景山的首钢文化产业园“文化会客厅”、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北京山水会客厅”……各式各样的“文化会客厅”遍地开花,成为备受北京居民青睐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北京市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探讨全面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解决方案,把满足广大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贯穿于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中,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作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有力支撑,不断将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北京样板”。
建设和管理好首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推动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战略目标不动摇,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以文化滋养,用智慧赋能,努力探索超大型城市治理新路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新期待。
出品人:谢辉 贺亚兰
制片人:肖峻峰 杨谷
总策划:李爱民 宋乐永
监制:刘斌 赵刚
策划:李文鼐 彭亚南 张哲 赵冠霞 赵艳艳
统筹:周硕頔 陈璐
本集编导:刘晗旭
本集撰稿:王晓飞
出品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中共北京市委讲师团
光明网
宣讲家网
支持单位: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中心
本片仅用于公益宣传,所用资料如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