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税力量助燃“强引擎” 江宁科创指数再创新高
首页> 经济频道> 光明经济 > 正文

税力量助燃“强引擎” 江宁科创指数再创新高

来源:光明网2024-03-26 14:08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近期,《2023年赛迪创新百强区研究报告》显示,南京市江宁区创新水平位列全国第七;第15届新华高峰会发布2023江苏县域科创30强名单,江宁区位列榜首。

  南京市江宁区税务部门立足本地企业创新、产业转型需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足做实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三门功课”,为提升产业“三化”水平、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添力解忧。

  好政策赋能 高端产品从“跟跑”到“领跑”

  科技型企业突破1万家,平均每天获58个专利授权,建成高端智能装备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1563平方公里的江宁大地上,科技创新动能澎湃,服务国家科技战略的“税力量”熠熠生辉。

  为帮助科创企业算清政策红利“收益账”,南京税务部门细化《我国支持科技创新主要税费优惠政策指引》,依托税收大数据“一企一策”地推送个性化“红利账单”,逐一列明减免金额、适用政策、减免事项等内容,让“账单”既有税费减免红利的总账,又有不同税种的明细账,确保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自2003年扎根江宁以来,南京某齿轮制造有限公司一直乘着鼓励科技创新的发展“东风”,用好用足各类税费优惠政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工艺升级,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产品不但可以完全替代国外同等进口产品,还出口至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真是喜出望外,高新技术企业相关优惠已经减轻了我们不少负担,没想到去年9月国家又出台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在税务部门的精准辅导下,我们去年四季度累计抵减3000多万元。”公司财务负责人刘大明点赞道,“加计抵减,加的是支持力度,减的是企业负担。”据悉,企业所产高速齿轮风电主齿轮箱占国内市场份额近6成、全球市场份额超3成。2024年,企业还将投入3900万元上马新的生产线继续深耕高端产品市场。

  万物复春生,共赴新征程。在税惠“活水”的润泽下,江宁科技企业队伍不断壮大,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已突破2400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7家、总量达84家。

  优服务添力 “智能工厂”产销两旺

  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而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工具之一,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化。南京某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公司从2021年开始全面进军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制造领域,对关键工艺装备和生产线进行了智能化升级,年产工业机器人2.5万台套。

  “将税惠红利用于‘智改数转’,不仅使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也让我们更好地助力江宁经济高质量发展。”公司财务总监介绍道,2023年公司享受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3000多万元,更加坚定了企业持续深耕高端智能化设备生产和数字化核心技术的决心。据悉,公司当前机器人产能5万套/年。

  为了把税惠政策的“肥”精准地施到企业科技创新的“根”上,南京税务部门用心用情打出“好政策+优服务”经典“组合拳”,一支又一支“政策服务队”下沉宣传解读和实操辅导,确保科创企业“懂政策、会操作、早享受”,实现从税务人端的“快办快结”到纳税人端的“应享快享”。

  问需求解忧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化绿色科技革命。

  研发绿色低碳产品、实施绿色产业技改,完善能源管理系统、推广清洁生产,开展绿色营销、创新绿色供给模式……围绕建立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江苏某电气有限公司对标“时间表”“线路图”正有条不紊地迈步在绿色化发展大道上。

  “感谢税务部门上门问需解难,我们2023年不但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近150万元,还成功解决了国内旅客运输服务抵扣增值税等疑难问题。”公司财务负责人金女士点赞道。据悉,企业刚刚获评2023年江苏省“绿色工厂”,下一步将聚焦综合能效、清洁能源等重点领域,把税惠红利用于推动低能耗变压器、环保气体开关设备迭代更新,全力支撑电网碳达峰碳中和。

  为确保走访有实效、问题真解决,南京税务“绿色企业帮扶小分队”建立走访、调查、落实的工作闭环机制,一边送上税收优惠政策“幸福账单”,一边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手把手化解涉税痛点堵点,对于现场无法解决的事项详实登记在册,由专家团队“会诊”后限时回访答复。(宁穗)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梅德韦杰夫

  • 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广泛的应用,在疾病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12-12 10:05
近年来,毫米波雷达技术被用于心脏活动监测,展现出非接触、便捷和高精度的优点,但面临“呼吸谱泄漏”这一重大挑战。基于这两个现象,研究团队将心跳特征提取频段从基频转移到高阶谐波频段,从而有效消除了呼吸谐波的干扰,显著提升了监测精度。
2024-12-12 09:46
“化石研究发现,华龙洞人是迄今东亚地区呈现出智人特征最多、年代最早的从古老型人类向智人过渡的古人类。随着更多身体部位的化石不断被发现,30万年前华龙洞“居民”的体貌特征逐渐清晰。
2024-12-12 09:45
加快提升机器人产业总体发展水平的同时,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品应用推广等也成为多方发力布局重点。同日,豪森智能(688529)表示,目前已同步开始在人形机器人应用与装备领域进行技术储备,可提供人形机器人、AMR机器人应用集成解决方案,并同步布局人形机器人生产线、测试台。
2024-12-12 09:35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家携手,首次观察到一类特殊准粒子——半狄拉克费米子。2008年和2009年,来自法国南巴黎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半狄拉克费米子的存在。
2024-12-12 09:31
据新华社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2月10日线上公布2024年“地球卫士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卢琦因助力中国扭转土地退化趋势、减少沙化面积,获得“地球卫士奖”中的“科学与创新奖”。卢琦表示,此次获奖是对中国林草事业特别是治沙科技工作者的高度肯定和激励。
2024-12-11 1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微雪的电脑里有个文件夹,保存了同一论文的329个不同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提出了“强金属-金属作用”原理性判据,即当两种金属间作用强于氧化物中金属自身相互作用时,氧化物载体将包覆金属催化剂。
2024-12-11 10:12
到医院看病,迎面而来的可能是智能机器人;检查结果出来,人工智能迅速给出诊断意见……随着AI技术飞速提升,诊疗应用越来越广。上述由医生团队发起、参与研发的人工智能医学大模型,在上海一家医院已经投入应用,给医生提供辅助。
2024-12-11 10:11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对地球空间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太阳爆发事件,大多起源于日冕中。
2024-12-12 10:16
根据《自然》杂志10日发表的一篇论文,谷歌最新一代量子芯片纠错能力实现突破,即将错误抑制在一个关键阈值以下。美国谷歌研究院此次报告了名为“Willow”的最新一代超导量子处理芯片架构,该芯片能实现低于表面码关键阈值的量子纠错。
2024-12-11 10:10
“本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性农业普查。“这次普查全面摸清了种质资源的家底,抢救收集保护了一批优异种质资源,为提升种业自主创新、加快种业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
2024-12-11 10:10
香港目前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12月9日起正式投入服务,为本地高校、研发机构、企业等提供算力支持,助力香港国际创科中心建设。
2024-12-10 10:10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晓春团队在解析小鼠参考基因组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完整的端粒到端粒小鼠参考基因组序列,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清”了小鼠基因组DNA全貌。
2024-12-10 10:10
中国有两位学者入选,分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教授徐沪济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嫦娥六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李春来。
2024-12-10 10:09
在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后,我国正在实施探月工程四期任务,目标是在月球南极区域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2024-12-10 10:07
为深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传统医药国际合作,我国将在未来三年内,对相关国家的1300名中医药人才进行专项培训,共促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承。
2024-12-10 09:56
12月6日至8日,以这座小城命名的腾冲科学家论坛,吸引了包括120位国内外院士、59位大学校长在内的千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齐聚一堂。
2024-12-09 10:11
数据要素应用领域正加速拓展,应用深度持续深化,不知不觉间,数据要素在我们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
2024-12-09 10:10
华龙洞遗址于1988年被发现,是继北京周口店遗址之后,在我国发现的同时包含有丰富人类化石和石制品等人类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
2024-12-09 10:08
12月7日至8日,第三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新版路线图认为,CCUS技术将不只是大规模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关键技术,更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所需技术组合的重要构成部分。
2024-12-09 10:0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