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大件运输驶入发展快车道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大件运输驶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人民日报2024-02-21 09:24

2023年许可办结量超过196万件,同比增长19.5%

大件运输驶入发展快车道

一台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由4台牵引车从四川省西昌市运送至盐源县。马家骥摄

  大件运输,何为“大件”,如何运输?先看两个场景。

  湖北崇阳县,在前后车队护送下,大型叶片举升工装车将一片片100多米长的风电叶片,从县城的堆场转运至山顶的风电场。在这里,若干片叶片将被组装成一座风力发电机,清洁能源随风而生。

  江苏常州市,一辆超长挂车,装载目前全球单体容积最大的液氮储罐,运往35公里外的长江江阴码头。从那里,这个长50米、高6米、容量超1000立方米的圆形罐体将被运往大洋彼岸。

  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大件运输是指载运不可解体物品的超限运输,至少满足下列情形之一:其车货总高度从地面算起超过4米、车货总宽度超过2.55米、车货总长度超过18.1米、车货总质量超过49吨。据介绍,大件运输所承载的货物涉及制造业门类中17个大类、128个小类所生产的产成品,这些产成品广泛应用于农业、采矿、石油化工、煤炭、电力等多个行业门类。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大型机械设备加快应用,大件运输市场需求显著增加,这一物流新业态逐步成长壮大。当前,我国大件运输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将来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行业快速发展

  市场需求旺盛,业务增长迅猛

  江苏张家港,港新重装码头,货车往来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利柏特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外,一场重型工业装备的辗转腾挪正在上演。

  顶升、前进、转向、甩尾、倒车……在轴线工的远程遥控下,一个长约35米、宽达22米、高近2米,重量超100吨的甲板片,稳稳地从喷涂车间转运至总装车间。

  “车间相隔仅数百米,但由于货物体积庞大又沉重,只能借助特殊工具实现工序流转。”指着一旁宛若百米长龙的货车,中国外运大件张家港港新码头联合办公室负责人杨栋告诉记者,它的标准名称叫自行式模块化平板车,由左右各20轴线拼装而成,拥有160个轮胎,能有效分散重量,将货物稳稳送达。

  眼前所见的甲板片只是海上炼化储油装置的一个小模块。走进总装车间,一件庞然大物跃然入目,整个模块好似一栋高楼,总重超过2000吨。“我们从生产之初便入场服务,一年多来已累计在不同车间转运了几十个模块。”杨栋说,去年11月底项目完工,从出车间到上码头滚装上船,近1公里的距离,运送了3个多小时。

  大件运输,特色在“大”。行走在港新重装码头,从大型加热炉、海上风电单桩到石化压力容器、工业装备模块……堆场上,各式“大件”鳞次栉比,它们将在固定式起重机、集装箱轨道吊等专用装备辅助下,在这里完成一站式货物集港转运。数据显示,近年来港新重装码头大件物流业务增长迅猛,去年大件船舶达到136艘次、同比增长45%,大件吞吐量超过14万吨、同比增长61%。

  港新重装码头的火热场景,是我国大件运输行业快速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得益于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以及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加快,我国大件物流需求大幅增长。据统计,2023年,全国大件运输许可办结量超过196万件,较2022年增长19.5%。从车货总体规格来看,2023年,三类大件(车货总高度超过4.5米,或者总宽度超过3.75米,或者总长度超过28米,或者总质量超过100吨)的办结数量占总数的13.7%。已办结许可中,准予许可车货最长达122米,最宽达9.95米,最高达8.7米,最重达1017吨。

  “近年来,模块化建造不断普及,模块上使用的大型结构物,如甲板片、大型罐体等的顶升、称重、装船、海运、卸船等工序,都需要大件运输企业参与运输,助力大件运输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以下简称“中物联”)大件物流与供应链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艳召分析。

  转型稳步推进

  跨省联运更顺畅,创新能力更强劲

  作为现代物流和供应链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件运输涉及的货物往往具有超高、超宽、超长、超重等特征。

  “确保大件设备按时抵达,既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协调保障能力,也检视着大件物流企业的创新管理水平。”郑艳召说。

  一方面,跨省联运协作,需要多部门高效联动。

  2020年4月,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的雅中特高压换流站运输工程开启,这一项目要将数台单体重达340吨的换流变压器,从位于江苏常州市的工厂,通过公铁水联运,运至盐源县。算下来,全程运输距离长达3000公里,堪称当时国内运输条件最复杂、难度最大的电力大件运输项目之一。

  2020年8月12日,从江苏远道而来的首台换流变压器,在凉山州西昌火车站出发,被装运上液压平板车,进入最后一段139公里的公路运输。“这段路程位于山区,要经过31座桥梁、两处隧道和213个弯道,运输难度极大。”中国外运大件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兴举回忆,为保障运输顺利进行,当地交通、公安、电力等多部门协作,制定安全可行的运输方案,在对31处桥梁进行加固改造的同时,还在U形回头弯等风险点位采用无人机空中监控,最终保障变压器安全运抵。

  针对近年来畅通大件运输提出的新要求,交通运输部于2016年修订了《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优化了大件运输许可流程、压缩了行政许可审批时间、提供了多项便民服务措施、规范了加固改造行为,为的是确保超限运输审批顺畅,“弯能拐得了、桥能穿得过、路能顶得住”。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自2017年9月30日公路大件运输许可全国联网以来,截至2023年底,全国大件运输许可办结数量累计达735.5万件,其中跨省许可287.3万件,省内许可448.2万件。一、二、三类大件跨省许可平均办结时间分别为1.4、1.7、4.1个工作日,较规定最长时限分别压缩72%、83%和79.5%;省内许可平均办结时间分别为1.1、1.2和1.8个工作日,较规定最长时限分别压缩45%、76%和88%。

  另一方面,物流业深度融入制造业,要求更强的企业创新能力。

  “前不久,我们与福建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签订运输合同,为其制造的吸力筒导管架提供运输服务。”李兴举说,通过创新采用全转向液压轴线车滚装上船替代传统吊装方式,嵌入各个工序间的运输、组装环节,不仅节省了船厂购置或租用大吨位吊机的费用,还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

  “大件运输行业服务于相关的工程项目建设,以及为其配套的装备制造行业。”在郑艳召看来,未来大件运输要加快转型升级,逐步融入制造业供应链,以专业优势与制造企业共同创新供应链管理,以提升项目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力争实现双赢。

  市场前景看好

  加快树标准、优服务,持续强实力、增效益

  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未来大件运输市场前景看好。

  2024年开年以来,各地陆续印发重大项目清单,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能源领域仍是发力重点,为大件运输发展奠定了基础。以风电为例,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估算,到2025年,全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6000万千瓦,以陆地风电主力机型3兆瓦风力机组计算,需要新增装机2万台。按一台3兆瓦风力发电机组需用8辆大件车辆运输计算,一年将产生16万车次的大件物流需求。

  新起点新阶段,大件运输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举措。

  ——树标准、优服务,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服务需求。

  “大件物流一端连接大型装备的生产制造,一端连着各类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已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大型工业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保障力量。”中物联大件物流与供应链分会会长潘智勇告诉记者,近年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持续完善政策、建立统一标准、优化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大件运输许可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水平,为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支撑。

  一些地方近年来已开展了有益探索。河南省在重点大件生产企业设置超限运输申报点,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江西省实行许可审批岗位“AB”岗制度,保证大件运输申请受理24小时在线。四川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重点项目大件许可“一对一”专项服务。贵州省推出“服务不打烊、周末我在岗”便民服务。江苏省建设一批大件运输通道,全面推广“信用+承诺+批量”审批服务等相关举措。

  为进一步健全大件运输全链条服务和监管体系,交通运输部日前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公路大件运输许可数字化提升工作,推动大件运输审批服务便民化和通行监管智能化,不断提升大件运输企业的申报效率和办证体验,助力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的全国大件运输市场。

  ——强实力、增效益,更好适应装备制造发展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大件物流所承载的工业设备逐步向大型、重型和超重型发展,运输技术难度逐步提升。”郑艳召表示,受资金、人工、管理等方面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大件物流企业普遍效益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件物流行业发展。他建议,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引导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大件运输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韩鑫)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

  • 习近平访越 最全图集来了!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鹊系列发动机在其浙江湖州动力制造基地完成第100台正式下线,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从单台研制到批量制造的跨越,迈向规模化应用新阶段。
2025-04-16 10:2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团队,近期将历时3年自主研发的儿童用磁悬浮双心室辅助装置,成功植入一名7岁终末期心衰患儿体内。
2025-04-16 10:19
全球首次成功绘制六倍体小麦的端粒到端粒完整基因组图谱,实现了小麦基因组从“头”到“尾”无缺口的精确组装。
2025-04-16 10:17
从数学上讲,绳结交叉点与量子算法之间的理论等价性已经为人所知数十年,但直到现在才由该团队完全付诸实践。
2025-04-16 10:15
香江四月,风暖潮平,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亚太峰会于4月14日在香港开幕,为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勾勒出更包容、更可持续的未来图景。
2025-04-16 10:10
近年来,我国强化统筹规划,产学研用等相关主体密切协作配合,全力强化“政策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强基、对外合作、历史文化”等五大措施,推动天然橡胶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2025-04-16 10:09
借助一种名为SMART-EM(单分子原子分辨率时间分辨电子显微镜)的技术,首次在原子尺度上拍摄了催化反应过程。
2025-04-15 1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联合马蜂窝发布《中国赏花游报告2025》
2025-04-15 10:46
春天里,田野上,一粒粒良种破土而出、向阳生长,承载起端牢中国饭碗的希望。既为品种权人提供有力保护,又有效规范种业市场,一粒种子伤“芯”被抚平的故事,折射法治对种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2025-04-15 11:00
中国是拥有杜鹃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超过530种。2018年,《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条例》出台实施,形成对百里杜鹃资源保护“有地方性法规、有特设机构、有专岗人员”的立体化保护机制。
2025-04-15 10:58
从概念验证中心起步,一大批创新项目正培育成熟、投入市场,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2025-04-15 10:49
以耕地保护为例,为扭转黑土地退化趋势,我国自2020年启动实施了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
2025-04-14 09:58
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发布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科技设施开放运行报告,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已布局建设37个科技设施,其中16个已向全球开放,包括多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4-14 09:57
近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在江苏常熟下线,将用于世界最长高速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施工。
2025-04-14 09:57
志林肚天牛体色以浅红褐色为主,下颚内缘为黑褐色,触角呈暗红褐色。
2025-04-14 09:30
如今,科技小院的科研成果已经推广至山西长子县、榆社县等地,形成了“垃圾分类先行、农用酵素开花、有机合作结果”的发展路径。
2025-04-14 09:28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