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数据融起来 商贸流通更高效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数据融起来 商贸流通更高效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2-02 09:42

培育数字生活消费方式,加强产销对接——

数据融起来,商贸流通更高效

  智慧商圈、即时零售、直播电商——这些新消费场景实现的背后,离不开数据支撑。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已快速融入生产、生活的各环节,其中商贸流通是一个重要领域。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近日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开展“数据要素×商贸流通”行动,依托各类数据,支持商圈创新应用场景,培育数字生活消费方式,加强产销对接、精准推送,助力打造特色品牌。更多数据融起来,商贸流通正变得越来越高效、便捷。

 

  商圈——

  购物体验更好、管理水平提升

  智慧商圈有啥不同?商务部1月15日公布的一份名单给出了答案——设施、服务、场景和管理的智慧化水平较传统商圈均有提升。

  这份名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的名单,包含8个商圈、15个商店。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专家孙泽坤表示,自2022年商务部开展全国示范智慧商圈、智慧商店创建工作以来,截至目前共有20个商圈、31个商店入围。在此过程中,不少地方和经营主体因地制宜推动传统商圈改造,依托客流、消费行为、交通状况、人文特征等市场环境数据,打造集数据收集、分析、决策、精准推送和动态反馈的闭环消费生态。

  湖南长沙五一商圈是第二批名单中的一员,数据的充分应用正让这个老商圈焕发新活力。根据大数据统计,女性、年轻群体是打卡长沙的“主力军”,其中打卡长沙美食的用户八成为18-40岁群体。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五一商圈不少商家近年开启了新一轮改造提升。

  “围绕年轻人需求,我们将长沙春天打造成‘搭子文化’为主导的潮玩体验中心。”长沙春天总经理周天航介绍,作为五一商圈的老牌百货商城,长沙春天如今正向多业态潮玩中心转型,至2023年底门店完铺率已达92%。结合“数字+”“科技+”,全新的长沙春天,包括潮玩美食中心、网红娱乐中心以及智能感十足的沉浸式体验中心,具有鲜明的年轻时尚调性。

  孙泽坤表示,如今,越来越多商圈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在商圈运营管理中心搭建智慧大屏,通过商圈客流、销售等数据,精准刻画消费者“画像”,多维度分析、预测商圈发展情况与未来消费走向,推动商圈业态优化、活动策划、品牌引进等重要决策更加高效准确,优化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

  数据也在助推商圈管理水平提升。在五一商圈安全运行指挥中心智能平台上,跳动着一个个数据:不同地段实时人数、未来1小时人流量预测、停车位情况……五一商圈安全运行指挥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实现大人流预警和疏散,整个过程智能化、精准化,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零售——

  联通线上线下、拓展服务半径

  打开手机下单、半小时送货上门——近年来,即时零售在全国各地加快发展。数据显示,即时零售这几年一直保持50%以上的年均增速,2022年即时零售订单超过400亿单,市场规模达到5042.86亿元。

  聚焦即时零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不久前联合发文,提出发展新型商业模式,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

  即时零售为何如此受青睐?快速发展的背后有什么“秘诀”?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以往单纯的线下购物,即时零售联通线上线下,实现了线上即时下单、线下即时履约,以其较高的时效让消费者购物更加便捷。这背后,是即时零售平台打破线下零售数据孤岛,融合交通、消费、商家、产品等数据,通过数据驱动实现本地流量分发、零售数字化以及服务运营,推动交易流程线上化、履约配送便利化,依托本地零售供给,满足本地即时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蔡跃洲认为,数字时代,数据资源日益丰富、可大量获取,数据收集、生产、加工、处理、分析、传输的成本也大幅降低,边际成本接近于零。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能够以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提炼有效信息,并在生产经营各环节、各主体间实时传递,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充分问题,并由此提升经济社会运行效率。

  以数据要素为支撑,即时零售便利了消费者,也有效推动了经营主体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安徽合肥,红府超市在全市的所有门店如今已实现即时配送。“根据数据分析,超市里时蔬、水果等复购率高的商品会单独陈列,以便工作人员快速完成分拣,提高配送时效。”红府超市运营总监郑远征说,入局即时零售,明显提升了超市的销量和收入。

  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的《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认为,发展即时零售有助于加快传统零售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渠道,加快数实融合。到2025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22年的3倍。

  助农——

  加快出村进城、打造特色品牌

  从线下到线上,数据给商贸流通带来的改变还有很多。

  “以前父母做水果生意,都是靠自己到处找货源、寻买家,现在依托电商平台和大数据,我们不仅能让果子精准对接市场,还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猗顿农品’。”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90后董晨旭如今在电商平台拼多多上经营着自己的店铺,主要销售当地苹果、脆柿等特色农产品,“这两年销量一直在涨,特别是去年借助拼多多的‘农云行动’,销量达到了约4000万斤。”

  2023年2月,拼多多启动“农云行动”特色助农项目,集中投入优势资源,批量对接地方优质供应链“上云”,通过平台持续集中曝光、生鲜农产品品类日及全渠道推广,助力打造100个农特产的区域和全国性品牌,推动农特产的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数据显示,该行动启动的第二个季度,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涉农商家数量同比增长60%,农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0%。

  蔡跃洲认为,在商贸流通领域,数据要素正得到越来越多应用,通过互联网消费平台展示、比价等功能,可以实时传递出充分的产品信息,减少买方的信息劣势,同时搜索、比对等功能又能快速传递买方的需求信息,凭借平台背后大量的算力资源和处理分析能力,供需之间得以快速高效地对接匹配。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电子商务企业、商贸企业依托订单数量、订单类型、人口分布等数据,主动对接生产企业、产业集群,加强产销对接、精准推送,助力打造特色品牌。

  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张羽介绍,近年来,抖音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陆续通过“山货上头条”“山里DOU是好风光”等项目,助力乡村农产品、文旅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2023年,抖音新增乡村视频超10亿条,播放量达2.4万亿。过去一年,抖音电商助销农特产47.3亿单,平均每天有1300万个包裹销往各地,农货商家数量同比增长83%,越来越多农产品品牌获得市场认可。

  国家数据局表示,围绕加快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接下来将深入发展“数商兴农”,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开展直播电商助农行动,培育一批电商赋能的农产品网络品牌和特色产业,深化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强化农产品经营主体流量扶持,为偏远地区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借助互联网推进休闲农业、创意农业、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发展。(邱海峰)

[ 责编:金昱希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