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健康消费加快提质升级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健康消费加快提质升级

来源:经济日报2024-01-19 09:50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日益提升,健康需求正由单一的医疗服务需求向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保健康复等多元化需求转变,健康消费市场潜力加速释放。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30年,我国健康产业产值将达到16万亿元,大健康产业将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健康消费需求激增

  28岁的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杨华就职于一家文化公司。“我主要从事文案工作,经常需要加班写稿。由于夜深人静时工作效率比较高,我以前习惯每天晚上从10点开始写稿,写到次日凌晨两三点睡觉,上午10点起床。”杨华说,然而在工作几年后自己感觉健康状况下降,出现了脱发、失眠等症状。“现在,我除了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外,还吃上了复合维生素、辅酶Q10、鱼油等保健品,希望改善睡眠提高免疫力。”

健康消费加快提质升级

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医生周曼莉在教小朋友如何正确刷牙。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摄

  近年来,像杨华一样加入购买健康消费类产品行列的人越来越多。欧睿数据显示,2022年维生素与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零售总规模约2001亿元,较疫情前增长了19.8%,较2013年增长了100.7%,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增长力。2023年8月31日,主推健康服务产品的美团“爱健康”直播间落地全国54城,当天直播交易额突破亿元,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成都5城的健康养生消费最为火爆。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消费还呈现出明显的线上化、标准化趋势。“线上团个团购套餐,再到店里验光配镜,既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试戴和调试,还能配到高性价比的眼镜。”“00后”大学生王茹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省钱小妙招。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配镜服务销量最高的7月至8月,平台上“配镜套餐”的搜索量同比增长280%。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经营,实体眼镜店生意有了新增长。以视野联行为例,2023年暑假期间,该公司全国88城490多家门店在美团上推出了299元“国产1.60防蓝光配镜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70%。

  健康消费成“刚需”的背后,折射出人们养生观念的形成和对健康的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工经所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表示,疫情的溢出效应之一就是公众对自身健康更加重视。有报道显示,近年来关于保健食品的搜索量明显增加,这从侧面反映出有更多消费者关注保健食品。未来,随着健康生活理念被更多人接受,健康产品和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这些都会催生健康消费市场需求加速释放。

  健康管理更受青睐

  “2023年‘双11’期间,我给爸妈购买了高端体检套餐,包含一些特定重大疾病的深度筛查和专业的报告解读服务。”今年35岁的李雨告诉记者,疫情之后,自己最担心的就是父母的健康。“许多疾病在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通过体检可以发现早期病变,实现早诊早治。近两年,我坚持每年给父母做一次深度体检,毕竟健康比什么都重要。”李雨说,以前是“有病治病”,现在则是要“治未病”,强化自身健康管理。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人口老龄化让慢性病等疾病防治受到重视,带动了健康管理市场的增长,健康管理的侧重点也从疾病的治疗延伸至疾病的预防。丁香医生发布的《2023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98%的受访者有健康困扰,以防患于未然为主要目的的健康管理行为成为主流趋势,人均健康管理行为4.3个。排名前三位的健康困扰分别是皮肤状态不好、情绪问题和睡眠不好。此外,脱发、呼吸方面问题、甲状腺问题、心脏问题也占有很大比例。在受访者中,“80后”“70后”“60后”的人均主要健康行为都达到甚至超过5个。

  “健康管理的作用大于单纯的疾病治疗。随着主动健康意识的觉醒,未来预防医学端口面临重大机遇,疾病早期筛查、智能诊断、精准预防等模式将成为健康消费侧重点。”美年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以体检行业为例介绍,近年来体检的客户中有超过50%的人检出肺部结节,大部分客户会担心“结节未来会不会长大、有没有风险、要不要手术”等问题,这时我们需要提供的是包括抗体检测、智能分析、专家连线等在内的一整套服务,而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体检服务。

  “面对健康消费新趋势,企业要顺势而为,加快产品创新更迭。”俞熔介绍,公司推动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服务闭环升级,引进了脑卒中和脑认知AI诊断、肺小结节和冠脉AI诊断、乳腺超声AI诊断、超声的AI质控等一系列行业创新产品,着力构建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比如,肺小结节筛查产品“肺结宁”,会对检查出肺小结节的受检者提供远程AI阅片及三甲医院医生远程诊断,一旦发现恶性病例,立即启动一级预警,协助客户对接三甲医院,提供保险方案,真正做到针对客户需求痛点全流程闭环管理。

  诊疗家庭化趋势明显

  近来,50岁的刘桦出现了不明原因腹痛症状,医生建议做肠镜检查,但他非常抗拒,自认为症状不严重没有必要。在参加单位组织体检时看到体检机构有肠癌无创早期筛查产品,可以无痛、无创、居家操作,就立即进行了取样筛查。数日后,刘桦收到检测报告显示为阳性,建议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断。最终刘桦被确诊为肠癌早期,因发现及时,未发生转移,经手术已完全康复。

  不仅仅是肠癌早期检测技术,通过全景影像可在5秒内完成口腔智能诊断,并能预测未来10年的口腔进展;通过高分辨率脑容积核磁扫描、神经心理智能化评估,能够提前5年至10年揭示受检者的潜在风险……记者了解到,随着健康消费需求多样化、个性化趋势明显,大量可以满足家庭场景下健康需求的产品走俏市场,使诊疗场景从医院延伸到家庭。

  “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使即时性和移动场景成为个人检测新趋势,也推动了防癌早筛居家检测和自测的加速普及。”诺辉健康董事长兼CEO朱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诺辉健康日前发布的首份用户检测数据报告显示,使用结肠癌无创早筛检测阳性且肠镜检出异常者中有83.2%为癌前病变,这说明无症状的筛查是防治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癌症早筛在医院、家里等多个场景都可以完成,才符合市场规律。居家筛查检测服务一定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朱叶青说。

  “细分场景的消费升级正在更细致地提升家庭健康生活品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表示,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吴佳佳)

[ 责编:刘晗旭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突破90亿

  • 悉尼歌剧院点亮“中国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与日本科学家合作发现了一种合作共赢的菌群互作模式。
2025-02-05 09:23
春节期间,全国科技馆以“科技温暖中国年”为主题,为公众献上一系列融知识性、趣味性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科普惠民活动。
2025-02-05 09:22
太阳暗条是悬浮于日冕中的低温等离子体结构,其突然爆发可能引发日冕物质抛射,导致地球磁暴和卫星通信故障。该团队据此建立的灾变临界条件模型,可将暗条爆发预警时间提前至现有水平的2至3倍。
2025-02-05 09:48
中国海油近日对外宣布,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生产天然气超100亿立方米,生产凝析油超100万立方米,其中2024年天然气产量超32亿立方米,连续3年产量在30亿立方米以上,持续保持高产稳产运行状态。
2025-02-05 09:48
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教授、许金时教授和数学科学学院马杰教授等,联合国内研究团队,开发了适合研究单体高维量子系统的可扩展光学体系,成功观测到最强的逻辑形式量子关联。
2025-02-05 09:46
我国针对数据标注产业发布系统性指导文件,是我国为护航人工智能产业、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作出的重要布局。
2025-02-05 09:24
近期,我国“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观测到一例伽马暴EP240315a,这是首次探测到宇宙早期爆发现象的软X射线信号,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1月23日,相关成果论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
2025-01-27 09:44
日前,由机器人天工、天轶、小柒与现场主持人共同发布的,以“畅享科技 乐酷亦庄”为主题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5年文商旅体发布活动,在北京智慧融媒创新中心举办。
2025-01-27 09:35
近年来,我国种业快步发展。从种子生产到App订单运输、催芽厂催芽作业、智能秧棚育秧、轨道车运输、智能驾驶插秧、田间水肥管理、App订单驾驶收获,我国已经形成科技范十足的种子生产链条,跑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度”。
2025-01-27 09:34
乙巳蛇年将至,国家自然博物馆“灵蛇献瑞——2025乙巳蛇年生肖文物大联展”和升级焕新的基本陈列“脊椎动物的崛起”向公众开放,不少大朋友和小朋友在浓浓的年味中迎来一场科普之旅。
2025-01-27 09:34
车辆扎进山体,穿过17.5公里长的锦屏山隧道后,周遭终于从昏暗变得明亮,一座“地下城”出现在眼前——这里是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
2025-01-27 09:27
快过年了,当很多人渐渐放下手头工作时,团队河南安阳育种站负责人阎俊研究员和往常一样出门了,目的地依然是他熟悉的育种田。
2025-01-26 09:19
1月25日,国家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库雄安库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林草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体系基本形成,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林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和林草种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2025-01-26 09:17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王健团队与合作者展开研究,成功制备出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薄片器件,并在其中观测到零磁场下工作温度可达72开尔文的高温超导二极管效应。
2025-01-26 09:17
修复后的影片不仅没有划痕、噪点等老电影身上常见的“毛病”,而且质量比原片高很多,比如没有了威亚,色彩更亮,非常符合如今观众的观看习惯。
2025-01-26 09:16
110万吨!这是“中麦578”2024年的订单收购量。要知道,2024年全国小麦总产量是14010万吨,以此对比,“中麦578”的订单量相当于全国小麦产量的1/140。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特别自豪!
2025-01-26 09:15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01-24 10:01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2025-01-24 10:0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1-24 09:58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2025-01-24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