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首页> 经济频道> 经济要闻 > 正文

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来源:人民日报2023-12-28 09:20

  12月19日,青海省西宁市周边的大棚内,农户正在忙碌,一垄垄草莓长势良好。

  本报记者 乔 栋摄

  12月16日,河南省许昌市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市场监督管理人员在开展物价督查工作。

  本报记者 张文豪摄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岁末年初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岁末年初,各地各部门压实责任,不断推出有效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做好民生保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好安全生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编 者

 

  吉林省松原市——

  完善供热服务 安全温暖过冬

  本报记者 刘以晴

  冬日下午,尽管脸被寒风刮得生疼,吉林省松原市供热管理中心信息科科长吴兵还在入户走访。“快进屋。”松原市宁江区青松小区住户王仁热情招呼。指了指桌上的温度计,王仁告诉吴兵,今年进入供暖季以来,“虽然我家在这栋楼最边上,可屋里不冷,跟邻居家温度差别也不大,挺好。”

  走进位于青松小区的换热站,只见工作人员正在根据回水温度、管线流量等调整设备运行。据介绍,华能松原热电有限公司负责包括宁江区在内的主城区超1150万平方米、8万余户居民的供热工作。此前,由于管道线路长等原因,邻里间“冷热不均”的情况时有发生。去年,公司升级热网系统,通过36座直供换热站整体调控,目前已实现离热源厂近的前段调节阀适当关小,回水温度偏低的末端适当加大流量。“不单要保证供暖,还要尽可能实现住户间温度均衡。”公司副总经理陈光力说。

  为保证群众安全温暖过冬,今年松原市供热管理中心赶在供暖季前,督导域内企业完成除污器清洗、循环泵检修、管网畅通等工作,并开展锅炉安全、管道断裂、设备漏风漏灰等专项整治。12月15日,松原市再次迎来寒潮,最低气温降至零下20摄氏度。华能松原热电有限公司热源厂内,6台锅炉全部启用。陈光力介绍:“上午点火,下午暖气就能送进居民家里。每增加一台锅炉,每天将增加600—800吨煤粉消耗。目前,在市区两级政府协调下,企业每天有4000吨以上的煤炭入库,再加上7万吨的库存,能保证煤源供给、温度达标。”

  “想要室内温度达标,除了‘暖气要烧好’,还要多想一步,考虑住宅管道不通、窗户墙体漏风等特殊情况。”吴兵说。目前,松原市供热管理中心已经引导企业开展屋内取暖设备检修、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阳台隔断等服务,完善供热保障。“以宁江区为例,今年绝大多数楼宇平均温度在21摄氏度。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热力数据动态监测、居民入户走访等工作,让今冬供热安全稳定。”

  河南省许昌市——

  开展监督检查 稳定商品价格

  本报记者 张文豪

  “老板,这车土豆多重?采购价是多少?近期有没有涨价?”

  12月16日上午,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将官池镇,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一片忙碌。将官池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王超和同事李方方早早来到这里,开展保供稳价宣传和价格监督检查。

  “这一挂车土豆有35吨,价格跟上个月差不多。”商户张亚红边招呼伙计卸货边说,“前天中午从内蒙古发来的货,受天气影响,今天上午才到。”

  “近期雨雪低温天气影响较大,咱可不能囤积居奇呀。”

  “放心吧!店里日销12吨、日常储备量在42吨左右,备货充足,不会做哄抬物价的事情。”

  中原国际农产品物流港有1200多家商户入驻,是许昌市最大的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记者在物流港看到,园区地面积雪冰渍还未融化,一辆辆货车分别驶入蔬菜、粮油、肉类、水果等交易区。

  “市里前些天印发了稳定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提醒告诫书,里面有违法违规的处罚规定,也有价格监督和投诉方式,已经贴在门口了,手机上也能查到。”在粮油交易区的一家米面店,王超一边和同事张贴告诫书,一边给店里的商户讲解。

  物流港的民生商品,通过各大商超,进入广大消费者的“菜篮子”“果篮子”。

  全麦馒头,1元/个;白菜,1.2元/公斤;宽面条,4.16元/公斤……在位于许昌市魏都区的胖东来天使城超市,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巡查检查各类重要民生商品的价格情况。

  “这里明码标价、写得清楚,我们也买得放心。”在超市购物的市民魏先生说。

  据该超市相关负责人介绍,店里不断丰富商品品类,对米、面、粮、油、肉、蛋、奶等民生商品,加强储量监管,调控售卖价格,“我们把控合理毛利,积极配合好有关部门的保供稳价要求。”

  岁末年初,许昌市建立健全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市级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保供稳价工作合力。许昌市市场监管局加大巡查检查力度,对重要民生商品开展价格监管工作;市发展改革委加强价格监测,密切关注价格波动;市农业农村局针对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等出台了相应的服务保障措施。

  重庆市涪陵区——

  畅通物流通道 保障粮食供给

  本报记者 沈靖然

  正值冬季,长江畔的重庆市涪陵区龙头港,一艘满载千吨稻米的货轮缓缓泊岸。岸上的门座式起重机随即吊起平口抓斗,通过抓斗将船上的稻米装入货车。装载完成后的半小时内,这些稻米将被运至涪陵区的一家原粮储备库。

  “我们对到港运粮货轮实行优先装卸政策,确保随到随卸。此前,为提高装卸效率,起重机的抓斗容量升级为23立方米,单个泊位日最高作业量可达5000吨。”重庆龙头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说。

  作为万吨级船队常年可抵达的长江上游港口,龙头港最近格外忙碌。“为保障市内各储备粮库和粮油企业的粮食原料供应,我们成立工作专班专门对接相关企业,港口的5个泊位随时接货,过去一个月装卸的粮食量超过10万吨。”李杰说。

  吞吐量大,如何做到全程有条不紊?胡陵是龙头港工作专班工作人员,他告诉记者:“根据提前收集的企业需求,调度中心对船只及泊位做好部署安排,确保装卸有序。”与此同时,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粮食损耗,龙头港工作人员全程追踪到港粮食的包装完好程度,确保粮食不漏包,及时发现上报损耗情况。

  “龙头港是粮食到达涪陵后的陆运起点。凭借涪陵区完备的高速公路网和铁路专线,到港粮食基本能在24小时内到达市内的其他区县。”涪陵区综合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康龙介绍,涪陵拥有5条过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75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207公里。去年,涪陵向重庆中心城区、周边区县、相邻省份提供原粮9万吨、成品粮油32万吨、豆粕15万吨、饲料35万吨。

  “岁末年初,我们将充分发挥好涪陵区重要粮食物流节点的作用,不断畅通粮食水陆联运绿色通道,优化‘通道+节点+枢纽’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保障涪陵向中心城区的粮食供应。”周康龙说。

  青海省西宁市——

  加强果蔬调运 确保市场秩序

  本报记者 乔 栋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地震影响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化隆、循化3县46个乡镇419个行政村。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受灾最重,在紧急救援后,目前大部分砂涌淤泥已被清除,受灾群众逐步从应急帐篷搬进了活动板房。12月27日下午,位于西宁市城中区的“孟先生”生鲜超市后勤主管杨旭东驾驶着满载蔬菜水果的物资捐赠车辆,驶入中川乡的救援物资中转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各界的捐助物资在这里登记分流,再有序发放到各个受灾村。

  “一开始在手机里看到民和灾区的消息,我们就商量着把一些新鲜蔬菜水果送到灾区。”“孟先生”生鲜超市负责人孟亚伟介绍,这几天,超市货车往返西宁市与民和县,“光这一周就跑了近3000公里。”

  “节假日前,基本生活品的保供稳价本身就很重要,再加上周边发生灾情,更需对日常用品的供应加大监测力度。”西宁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科科长张莉莉介绍。

  为保证本地蔬菜水果的稳定供应,城中区在节假日前都会召开产销对接会。区内的平价生鲜店、商超通过统一采购平台购买果蔬后,进行平价销售。当地政府会根据销售量,对商户进行补贴。

  岁末年初,为保障“菜篮子”“果篮子”供应,西宁市加强相关部门协调工作,重点保障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保障全市重要农产品物资供应链运输通畅;同时,鼓励开辟本地冬季果蔬货源,对接本地蔬菜生产基地,扩大基地蔬菜直销力度,持续加大蔬菜调运量,目前日均调运量约1800吨。

  12月25日,青海省市场监管系统会议召开,印发《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实施方案》。根据部署,青海近期将开展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专项检查,按照重要民生商品监管清单4大类66种商品市场价格和供应动态,对辖区内涉及的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梳理。方案特别提出,密切关注海东市地震灾区各类商品价格和供应情况,切实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推动重要民生商品市场秩序平稳向好。

 

  部门举措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价格政策,保障民生用能价格总体稳定。组织做好明年电煤、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加强履约监管,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各项工作。

  交通运输部

  交通运输部要求切实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切实提升重大隐患排查整治质效,扎实完成全年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任务。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对当前蔬菜产销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压紧压实责任,引导有序生产,切实加强“菜篮子”产品生产供给,加强产销对接,保障菜农收益。

  商务部

  为维护猪肉市场稳定,商务部近期组织开展年内第三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工作。

  应急管理部

  应急管理部要求聚焦年底突出风险严查密防,加大矿山领域“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力度,严查超强度超能力超定员生产、不落实重大灾害治理措施、弄虚作假逃避监管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无证销售、超量储存。

  市场监管总局

  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关于重点做好202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稳价保质工作的通知》,建立食品、工业产品、生活服务、药品四大类监管清单,部署开展2024年元旦、春节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质量监管工作。

  国家能源局

  国家能源局要求压紧压实灾害防范应对责任链条,强化工作协同,全力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和安全温暖过冬。

  铁路部门

  国家铁路11月份日均煤炭装车8.5万车,同比增长2.3%。截至11月底,全路371家直供电厂库存8627万吨,同比增长15.2%,可耗天数均在20天以上,保持较高水平。

[ 责编:杨亚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张炜进团队在氢负离子导体开发及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5-09-18 09:52
工业遗址与科幻主题联动,带来现实与想象交错的奇妙感受;科技手段还原知名IP场景,让游客沉浸到小说里的名场面;利用独特地质地貌,打造“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来一场新鲜、有趣的科幻游,成为不少人出游的选择之一。如何做好科幻与文旅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供给?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探索。
2025-09-18 09:50
记者1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部署在四川省资阳页岩气田的2口评价井测试产量均超百万立方米,其中资页2-501HF井试获日产气140.7万立方米,刷新我国页岩气测试产量最高纪录。
2025-09-18 09:44
当今中国,科学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人才培养的根基与路径,科学教育的潜力将变成参与国际竞争、争取国际话语权的实力。
2025-09-18 09:43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2025-09-18 09:40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加载更多